护院哼道:“丢人,瞧你那熊样!可是你为何要跑?”
小五子哭道:“几天前老爷回来了,又准备着登高的东西。小五子知道,老爷又要去那个地方了。小五子不怕死,可是那地方比死还可怕,小的再也不敢惹猴爷爷了。于是今天趁老爷不在,想偷偷的跑回家。不信,你看看我包裹里面东西嘛!”小五子摊开了包裹,里面确实是一些随身衣物。
崔管家摆了摆手,道:“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走吧……走吧,不要在此丢人了”
“多谢崔管家”小五子跪在地上千恩万谢,方才离开。
“这位姑娘是……?”崔管家指了指心月狐。
“哦……”张欢想了想,道:“算是在下的朋友吧!”
“好”崔管家笑道:“只要是公子的朋友,也就是我们老爷的朋友,诸位都记住了,不要怠慢贵客了”
“是”家丁们点了点头。
崔管家看了看天色,道:“时候不早了,四方斋准备了便饭,诸位请用膳吧!”
一行人也是饿了,点头随着崔管家进入后院。在张欢眼里,四方斋已经极其奢
侈,假山庭院,亭台楼阁都美轮美奂。只是庭院中女眷众多,估摸着都是兰陵书生的妻妾。
心月狐看着四周的景物,却挑剔不断,一下嫌弃假山俗气了,一下嫌弃屏风老气了,反正在她的眼里所有东西都是要丢掉的。
不多时,众人到了正堂之中,宾主落座不久,房内便飘来一股浓浓的香气。
张欢心中微微一惊,道:“这股香气好熟悉,难道是……?”
崔管家微微一笑,朝身后嚷道:“上饭”。转瞬之间,仆役端上来了竹筒饭,心月狐掀开竹筒饭的盖子,顿时大惊。只见腾腾白气之中,一粒粒米饭晶莹透亮,如同珍珠一般,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水汽,更觉诱人。竹筒的清香味混着稻米的浓香气,沁人心扉,还没尝上一口,已然食欲大动。
心月狐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此刻却对这道简单的竹筒饭爱不释手,她笑咪咪的问道:“崔管家,这竹筒饭为何这么好看,这么香呢?”
崔管家朝张欢抱了抱拳,道:“这还得多谢龙公子!”
心月狐瞥了张欢一眼,鄙夷说道:“为何要感谢这个粗人?”
“姑娘可知道这竹筒饭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吗?”
“哦?”心月狐笑道:“你说说看!”
“此饭名为‘丹青之中雪落霜’”。
心月狐皱眉说道:“竹为丹青,白饭赛雪,水雾如霜,此名倒也别致。不过听起来文绉绉的,定是你们老爷取的吧!”
“呵呵”崔管家点了点头,笑道:“姑娘果然聪慧。姑娘可知这竹筒饭今年吃了,以后就再也吃不上了”。
张欢听到此话后,心情顿时沉重,隐隐作痛。
心月狐不明所以,问道:“这是为何?”
崔管家看了看张欢,说道:“姑娘可知苗疆龙堡之中有一口古井?”
“不知道”
“此井名为珍珠井,又名龙涎井。相传井水下有一只沉睡的神龙,又说那井水冒出珍珠气泡的时候,就是神龙打呼的时候。此井的井水水灌溉了百亩良田,所产稻米,颗颗饱满,有如珍珠,故而又称珍珠米。若把此稻米放进青竹之中小火慢蒸,就有了这色香味俱全的竹筒饭了”。
张欢轻轻一叹,道:“只可惜……”
心月狐瞥了张欢一眼,道:“可惜什么?”
张欢回道:“这几日是盛夏,珍珠米从苗疆千里运来,多了几分暑气,少了几分清香了”
催管家点了点头,用竹筷拨拉了竹筒饭,对张欢问道:“公子你看这是什么?”
张欢凝眉看了看,道:“这是荷叶”
“嗯”崔管家点了点头道:“公子所说正是我家老爷担心的,所以他便让小的用新鲜的荷叶垫底,这样一来多了几分清新之气,二来少了几分燥热之气。”
心月狐轻动竹筷,夹了一点米饭放入口中,顿觉香气盈口,许久不散,赞道:“好香的米饭”
“可惜啊”崔管家摇头道:“此饭明年就吃不成了”
“这是为何?”
“三年之前,龙堡发生了一件天大的怪事。经此事后,龙涎井便慢慢干涸,到了今年就滴水不剩了。井水没了,就怎会有珍珠米呢?”
张欢听到耳中,眉头微皱,这四方斋的主子对龙堡的事为何这般如数家珍?
心月狐拿起了筷儿,嘟嘴说道:“可是光有饭,也不能吃啊!”
“姑娘,你看菜不是来了吗?”
家仆又端上来一道菜,此菜是一道汤,汤碗中几只青蛙蹲在了竹荪之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最奇妙的是隐隐的还有一股茶香味,可是汤中却连一点茶叶末都没有。
心月狐瞥了一眼崔管家,问道:“崔管家,这道汤有什么讲究没?”
“此道菜名为‘圣人门生听蛙鸣?’”
心月狐瞪眼说道:“为何叫这么古怪的名字?这‘圣人门生’又指什么?”
崔管家轻捋呼吸,道:“百年之前,一代大儒王阳明被贬到苗疆龙场驿。一日他看到竹儿随风而动,恍然之间还听到蛙鸣。心有所感,便在绿竹之前沉思了三天三夜,悟道之后方才离开”崔管家又看了看张欢,道:“龙公子,这也就是传说中的龙场悟道吧?”
“是”张欢轻轻回了一声。
心月狐不解问道:“你说的典故和这道汤有什么联系?”
崔管家笑道:“心姑娘莫急,让老夫慢慢道来。当地人见到王阳明接连几天盯着竹子,颇感好奇,于是便用镰刀砍下了一截竹子。破开一看,却见其中藏着几只竹蛙。寻常人当然不知道王阳明在想什么,于是便用竹蛙和竹林中的竹荪一起煮汤,不料想却成就了天下一道美味”
“可是为何汤里有茶香味呢?”
“呵呵”崔管家笑道:“当竹蛙是在还藏在竹节中之时,就把整个竹筒放到茶水中慢蒸,青蛙在竹筒中受热,就会大口大口的吸入茶气,等蒸熟之时,全身就有一股茶香了。此刻再破开竹节,和竹荪一起下汤,便有这道‘圣人门生听蛙鸣了’”
“哦”心月狐皱眉道:“竹荪见证过王阳明过悟道,所以自然就是圣人门生了。所以此菜才叫做‘圣人门生听蛙鸣’”
“什么事都瞒不过心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