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给赵文琪打电话没?”
“哎哟,忘了,我这就打!”
“喂,老赵,上午的课别忘了给我们点个到啊!”
“成,放心吧,晚上带你飞!”
挂断电话,青年笑言:“成了!”
“咦,这茶叶蛋”左侧的青年咬了一口,眼神一亮,熬夜的倦意仿佛一扫而空:“哎呀,真香甜!”
另外两人瞅着他:“你这是饿疯了吧。”
随后,二人也剥开蛋壳,咬了下去。
紧接着。
“我的乖乖,这蛋!”
“真带劲儿的好吃!”
三人如风卷残云,转瞬之间茶叶蛋便一扫而光。
而后,他们相视一笑。
“还有没?”
“哎,我就买了一个!”
“我再去买!”一人起身,朝汤鸣的摊位奔去。
身后传来二人的声音。
“给我带五个!”
“我也要五个,不对,十个!”
面摊旁的其他食客见状,有些诧异。
不就是茶叶蛋嘛,至于吗?
搞得好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青年匆匆返回,迫不及待地说:“老哥,给我十个,不对,十五个,也不对,二十个,对,给我二十个茶叶蛋!”
汤鸣打量了他一眼,认出是先前那位顾客。
见他这副模样,汤鸣心领神会。
趁着汤鸣打包的空档,青年问道:“老哥,你这茶叶蛋咋做的?太好吃了,我吃过的茶叶蛋里头,没一家比得上,味道绝了!我觉得你卖三块钱都亏了。”
几个过路的人,听了青年的话,不由自主地望向摊位的招牌。
而后撇撇嘴,觉得这青年的演技有些过火。
他们住在这片儿,每周都要从这儿过几遭。
哪儿有果园,哪儿有面摊包子铺,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家摊子显然是新摆不久。
在他们看来,这青年八成是来帮忙捧场的。
这种事儿他们见得多了。
许多新开的饮品店都爱玩这套。
明明味道一般,却总有人排长队。
后来才知,原来都是花钱雇人排队。
目的就是营造出这家饮品特别受欢迎的假象。
可惜,这种手段早已司空见惯。
况且,谁会没事一次性买这么多茶叶蛋呢。
“总共六十块。”
汤鸣将分装好的茶叶蛋递了过去。
青年付完钱,一路小跑回到面摊。
他们的牛肉面和馄饨已经上桌。
但三人连看都不看一眼。
“总算来了!”
三人急不可耐,连忙抓起茶叶蛋开始剥壳。
那急迫的模样,迫不及待的表情,仿佛是久未进食的旅人。
刚才目睹青年买茶叶蛋的几个过路人,这时恰好又路过此处。
见三人狼吞虎咽地享用着茶叶蛋,到最后几乎是一口一个。
这场景……不像在作秀啊。
几个过路人心里犯起了嘀咕:真有这么好吃?
人的好奇心比猫儿还重。
于是,这几个过路人中的两位决定探个明白,转身向汤峰的摊位走去。
反正就是几个茶叶蛋,就算不合口味,也不过几块钱的事。
抱着这样的念头,他们来到摊前:“老哥,给我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