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兵走后新兵还没有到来之前,还发生过一段小小的插曲。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海鸥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慢跑锻炼身体。跑到一处岔路口时,海鸥看到他们连长正和一名干部站在那里,似乎在等人。海鸥向他们打了个招呼,准备继续跑步,但连长却喊住了海鸥。
连长先向海鸥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那位干部,原来那位干部是旅部的一名干事。接着,连长向海鸥说明了他的来意:旅部现在需要一名通信员,主要负责分发报纸、文件等工作,此外,听说还要帮忙照看一所幼儿园。听到这里,海鸥立刻明白了连长的良苦用心——他是想给海鸥提供一个更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好让海鸥能够专心备考军校。
然而,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海鸥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海鸥感激连长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海鸥实在舍不得离开他熟悉的老连队,舍不得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思考片刻后,海鸥决定还是先感谢了连长的好意,并告诉连长希望自己能再考虑一下。
回到宿舍后,海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里始终难以平静。一边是可以提供良好复习条件的旅部岗位,一边是充满深厚感情的老连队,这真的让人难以抉择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海鸥做出了决定:留在老连队,与战友们共同奋斗!
虽然放弃了去旅部当通信员的机会有些可惜,但海鸥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在他心中,战友情谊比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而且,海鸥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无论在哪儿都能取得好成绩。于是,海鸥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同时也更加珍惜与战友们相处的时光。
后来海鸥把这件事给永志斯基班长一说,他立刻同意让海鸥去,还说今后海鸥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给连里打个电话就行了,他来帮助海鸥,因为永志斯基班长的舅舅就是海鸥他们的营长。海鸥想,他所说的帮忙,可能就是在考学上也许能帮上海鸥的忙,海鸥很感谢永志斯基班长。但是其他人都劝海鸥别走,还说:“你走的话,连长会很伤心的,连里培养了你,你现在却要走,你这就是背叛”。海鸥哪承受得了这么大的帽子啊,所以最终海鸥还是选择了留下。这是个小插曲,海鸥没去旅部也注定了自己和这个连队分不开了,当兵将近两年,始终都是这个连里的兵,这里已经是海鸥的家了,战友们也成了海鸥的家人,海鸥到外面学习时,他们也成了海鸥的家里人。
老兵退伍以后部队年度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冬季拉练!起初,海鸥天真地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行军训练罢了,目的在于检验老兵退役后,像他们这样的新兵是否有能力扛起老兵的责任重担,重点也就在于对他们体能方面的考验而已。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海鸥意识到,事情远非他所想的那般单纯,其中涉及的内容之多、条件之艰苦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在出发之际,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行囊,所背之物不下二十公斤。这些行囊中不仅有个人的生活用品,更有甚者还需要携带连部的宣传用品等重物,其负重量远超过二十公斤。
临行之时,海鸥使出浑身力气,想要背起自己所携带的物品。然而,那行囊沉重异常,几乎将他拽倒在地。海鸥心中不禁产生了疑虑:如此沉重的负担,如何能够行军?要知道,海鸥的体魄在连队中还算得上是中上水平,连他都感到不堪重负,更何况其他人呢?
尽管如此,他也明白,即使再苦再累,也必须前行。因为他听说冬季拉练每年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的,大家都在坚持。所以,他只能咬紧牙关,不停的给自己加油鼓励。
在黎明的微光尚未破晓之际,他们已经踏上了征程。一路跋涉,直到午后三点多钟,他们方才抵达第一个集合地点。这漫长的行程,大约有五十多公里之遥。仅仅是第一天,便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人累垮在地,其中甚至包括他们的副连长。他的双脚各自磨出了两个巨大的水泡,一个位于前掌,另一个则在后掌,仿佛整个脚掌都被这两个大泡所覆盖。此时此刻,海鸥心想,副连长恐怕是无法继续前行了。不仅如此,其他人的伤势也与副连长相差无几。然而,海鸥却十分幸运,或许是因为鞋子穿的比较舒服,他的脚却安然无恙。
到达第一个集合地点后,海鸥并未停歇,而是主动协助炊事班将做饭用的物品从车上卸下,并帮助炊事班的兄弟们搭建起炉灶。
拉练确实非常累人,但幸运的是,饭菜极其美味可口,几乎与在演习时所享用的食物一样丰盛。锅里装满了各种肉类,让人垂涎欲滴。如果没有赶上这次拉练和演习,海鸥心想自己即使当兵十年,恐怕也难以遇到如此诱人的伙食。这种机会实属难得,令他倍感珍惜。
他们在第一天停下来后,便在原地进行休整,不再继续向前行进。各个连队也纷纷开始搭建帐篷,为接下来的夜晚做好准备。
据了解,前些年他们部队进行拉练时,晚上都是借宿在当地百姓家中。然而,自从某一年发生了一起悲剧事件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那是一名司务长在借宿百姓家时,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自那以后,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拉练队伍就再也没有住进过百姓家了。
每个帐篷大约有两米半宽、五米多长,平均要容纳十二个人左右,有些甚至会更多。此外,帐篷内还要放置一些其他公共物资,因此空间显得格外拥挤。然而,每到夜晚,大家却十分热闹欢快,海鸥觉得这样的氛围非常有趣。当难以入眠时,众人还会相互吹嘘一番,你一言我一语,仿佛过年一般热闹非凡。而且由于天气异常寒冷,地面上堆积着约十几公分厚的积雪,所以大家还会喝点酒暖暖身子。
第二天清晨,大部队并未如往常一般迅速转移,帐篷依旧整齐地矗立着。原来,部队决定在这片区域展开一系列战术演练。至于具体模拟何种背景,海鸥早已模糊不清。
匆匆用过早饭后,部队便轻装上阵,行军速度极快。令人钦佩的是,即使是伤员,他们也毫不示弱,始终坚持不懈。队伍绕过数座山峰,穿越条条狭谷,一路奋勇向前,最终朝着一座山头发起猛烈冲击。海鸥所在的营率先抵达山顶,并将营旗牢牢地插入山巅,至此,演练暂告段落。
待其他部队陆续到达后,领导做了简要的讲评,随后大家踏上归途。当回到宿营地时,天色已临近黄昏。
这一天的行程下来,海鸥觉得距离绝对不止五十公里!不仅如此,一路上还有许多上坡和下坡路段,体力的消耗程度简直不比第一天逊色多少。不过好在这次大家都是轻装上阵,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负重前行,恐怕连海鸥自己也会被累垮吧。
当踏上归程时,海鸥感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完全失去控制,几乎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他仿佛随时都能睡着,就连走路的时候也是昏昏沉沉的,好像双腿已经不再属于自己,只是机械般地向前挪动着。好不容易回到宿营地,海鸥赶紧用热水泡了泡脚,这才让身体稍稍舒服了一些。
夜晚时分,在一片空旷的打麦场上,部队又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至于那时候播放的具体是哪一部影片,海鸥已经无法清晰地回忆起来了,但他仍然记得当时观影的人数非常之多,不仅仅有他们当兵的两千多人,还有许多当地的老百姓也前来凑热闹。这个巨大的打麦场,原本空间宽敞无比,但此时此刻却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满满当当。
据闻,这次观影活动其实也是拉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开展好文化工作。这正是红军的优良传统之一:无论部队行军到哪里,红色宣传都应该及时跟进,做到无处不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党和军队的政策与理念,增强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度。同时,这也有助于丰富士兵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缓解他们的身体疲劳。
第三日清晨,天还未亮,海鸥等人就已经起身开始行动了。他们迅速地将帐篷拆除,并与炊事班的同志们一起将各种物资装上了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慌乱。
当所有物品都装载完毕后,队伍便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进。此刻,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根据以往的经验,等到他们行军大约五公里之后,当地的百姓才会陆续起床。这种早起行军的习惯,不仅体现了他们部队的严谨作风,更让人联想到古代行军打仗时的紧张氛围。
在这片宁静的山谷中,只听得见脚步声和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激昂的进行曲。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展现出军人特有的坚韧与果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整个队伍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这时的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行军打仗的感觉——那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
这一天,他们又走了很长一段路,身体早已疲惫不堪。然而,奇怪的是,到后来他们竟然不再感觉到劳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麻木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逐渐适应了这种艰苦的环境,也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已经被磨砺得更加坚韧,不再轻易被疲惫所打败。
第三天与前两天有所不同,前方由尖刀班带头引路。他们的任务就是紧紧跟随在尖刀班后面,尖刀班奔跑时,海鸥他们必须跟上;尖刀班行走时,他们也要随之而行;尖刀班停歇时,他们同样需要止步等待。总之,无论速度快慢,他们都要时刻保持与尖刀班的步调一致。
并且这一天仅在中午吃了一顿饭,那还是炊事班提前在半路上为他们准备好的。虽然这些饭菜远远比不上家里做的那样美味,但对于此时已经饥肠辘辘的他们来说,却犹如山珍海味一般。他们狼吞虎咽地享用着这份简单的午餐,每一口都充满了满足感和幸福感。
用过午饭后,他们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继续踏上了前进的道路。一路上,他们穿越了茂密的枣树林、翻过了陡峭的山峰、跨过了湍急的河流……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就这样,他们一直走到夜幕降临,天空中闪烁着点点繁星。当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用过晚餐,搭好帐篷准备歇息时,才发现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午夜十二点。此刻的海鸥,虽然身体疲惫至极,但心情却是无比愉悦和充实的。因为海鸥知道,自己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向着终点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日子过得真是苦不堪言啊!此时此刻,已经有人开始偷偷摸摸地发着牢骚了。不过呢,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忍耐力尚未到达极限吧。时间来到半夜,海鸥才刚刚进入梦乡,就被一阵尖锐刺耳的哨声给惊醒了。好在他们平时训练有素,所以反应速度极快。他们迅速穿好衣服,收拾整理好自己的个人物品,并以最快的速度把帐篷拆卸下来装上车。不仅如此,他们还简单地清扫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卫生,力求让这里恢复到最初刚来时候的模样,绝对不能让敌人察觉到他们留下的哪怕一丁点儿蛛丝马迹。毕竟,保持高度警惕、不暴露行踪可是他们这支队伍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
众人皆已筋疲力尽、疲惫不堪,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每当营长下令休息时,众人便会毫不犹豫地倒在地上,不管周围环境如何,也不顾雪地的寒冷,瞬间进入梦乡。他们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每一步都像是在与重力抗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本上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整整九天时间,每天都是清晨起床,然后开始一天艰苦卓绝的行走。直到第九天傍晚时分,当他们终于回到营区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涌上心头。
望着那熟悉而又亲切的营房,仿佛它们就是家一般温暖。大家不禁想起了这九天以来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困苦,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此刻,激动之情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几乎让人无法控制地想要落下泪水。这种情绪并不仅仅是因为疲惫或者想家,更多的是对于自身成长和进步的感慨与欣慰。
回来后,海鸥他们的连长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直接瘫倒在床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就这样,连长不吃不喝地整整睡了三天三夜。期间,海鸥和其他战士们谁也不敢去叫醒连长,生怕打扰到他的休息。而其他人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基本上都像连长一样,睡了一两天才逐渐恢复过来。
相比之下,海鸥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经过一天的休整,他便感觉自己的体力有所恢复,可以起床活动了。于是,海鸥来到操场上,打起了篮球。他尽情地奔跑、跳跃,感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但他丝毫不在意,因为此刻的他,已经重新找回了活力。
这可是老兵退伍之后每年都必须要开展的一项重要训练项目啊!当拉练结束之时,也就意味着老兵们的所有事迹将被悄然翻过,成为历史的一页。随着新兵们的到来,那些属于老兵们的传奇故事也将逐渐被尘封进历史的长河之中,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会渐渐地淡忘这些曾经英勇无畏的战士,但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每一次回忆起这段岁月,我们都会对他们充满敬意,并感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