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规模庞大的演习合练,是在他们旅专属的一个设施完备的综合性演习场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全面落实的。这个演习场地所在的位置,与他们的二号院相隔的距离大约有十公里之遥,每天来回往返奔波无疑是极为不便的。
如果只是进行寻常的徒步演练,那倒不会产生什么大的问题。然而,最为关键和棘手的是,还需要动用体型庞大而又众多的坦克,而且每天都要让这些坦克来回往返,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着实让人感到非常不方便。
基于这种现状,他们不得不将坦克以及所需的各种物资全部安全运送至演习场那边,并且要在那里居住较长一段时间。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等等,都是通过大型卡车运输过去的。而坦克,则由他们自己亲自驾驶前往。
在紧张的转场过程中,海鸥沉稳地驾驶着坦克,他所驾驶的这辆坦克,正是他们连十辆坦克中的第三辆。与此同时,他们经验丰富的副连长驾驶着最后一辆坦克,主要负责在队伍的最后方执行关键的救援和保障工作。
清晨,天色尚未明亮,他们就已经开始着手进场的准备工作了。尽管众人都起得这般早,甚至还有些迷迷糊糊的状态,但瞧着大家都默默无语、忙而不乱的样子,着实令人从心底里钦佩不已。
其他人员都纷纷忙碌起来了,海鸥自然也不能耽搁,赶紧行动起来。他先是对自己的坦克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紧接着又协助他们副连长将他的坦克准备得妥妥当当。
然而,到了最后的关头,却意外地发现副连长的坦克上少了一个驾驶员的坐垫。眼看着就要出发了,却无论如何也找寻不到它的踪迹。而后,每一辆坦克还需要开到加油站去加油,海鸥得先给自己的坦克加满油,然后开到停车场里停放稳妥,回来之后还要给副连长的坦克加油。所以,在这个时候再到处去寻找坐垫肯定是来不及了。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了,总不能让副连长没有坐垫可以坐吧,于是海鸥果断地将自己的坐垫让给了副连长。
待到所有坦克皆加满油后,众人便井然有序地朝着一号院进发。海鸥因缺失坐垫,只得勉强将就着半蹲半坐于弹簧之上驾驶坦克。
且路况糟糕至极,尽是些常年罕有人迹的羊肠小道。由于大路难以承载坦克的重量,极易将公路压坏,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这样的道路。故而一路之上,海鸥的两个屁股险些因持续摩擦而迸出火花来,那疼痛之感,着实难以言表!偶尔遇上些许较好的路况,众人就会疾驰如飞,稍有不慎,海鸥便会被落下老远。
副连长并不知晓个中缘由,遂通过通话器呼唤海鸥加快速度,切不可跟丢队伍。可他又怎能知晓海鸥的委屈呢?海鸥将坐垫都让予了他,他却还在不停呼喊海鸥,着实有苦说不出,犹如哑巴吞黄连。男子汉大丈夫,无需过多解释,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于是,海鸥便硬着头皮,忍着臀部的疼痛继续奋力向前追赶。
中途休息之时,副连长迈着大步来到海鸥驾驶的坦克之上,满脸关切地询问他:“海鸥,你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
海鸥强忍着疼痛,挤出一丝微笑,回答道:“我没事,副连长,您不用担心。”然而,他的心中却在想:“副连长啊副连长,我把坐垫让给了你,现在只能这般忍受着疼痛,可我又怎么好意思跟你说呢?”
副连长看着海鸥的表情,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的心中不禁一动:“难道是因为坐垫的事情吗?我怎么这么粗心,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海鸥,那个坐垫你拿回去用吧,我不能让你这么难受。”
海鸥连忙摆手,说道:“不用了,副连长,您更需要这个坐垫,我能坚持。”他的心里其实在想:“副连长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他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不能给他添麻烦。”
而此时的副连长,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愧疚,他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关心海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他刁钻苛刻了。”
须臾之间,他们便抵达了广袤无垠的演习场。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倾洒在坦克那坚硬的外壳上,闪烁着熠熠金属光芒。所有的坦克犹如钢铁巨兽一般,整齐有序地并排停放,尽显威严与壮观。
众人迅捷地携带好各自的携行物资,步履矫健地返回营房。营房四周,绿树葱茏,微风轻柔地拂过树叶,发出悦耳的沙沙声。
进入营房后,他们快步来到盥洗室,拧动水龙头,清澈的水流仿若灵动的精灵,欢快地跳跃着,溅起晶莹剔透的水花。透过窗户,仰头可见外面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洁白无瑕的云朵悠然飘过,仿佛在友好地向他们打招呼。
在他们这些驾驶员抵达之前,后勤班的兄弟们早已忙活开来。清晨的阳光透过繁茂树叶的缝隙,温柔地洒落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将住处收拾得整洁清爽、有条不紊。
房间内,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床铺铺得平平整整,窗户干净明亮,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令人心旷神怡。
这般一来,他们只需稍作整理,便能兴致勃勃地直奔食堂,去尽情享用那美味可口的早饭了。他们的心中对后勤班的兄弟们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便是那底蕴深厚的老部队!在这里,开展任何工作都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可遵循。哪怕有临时任务降临,也无需领导多费口舌,一切都能自然而然、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他们在这里的临时居所,是向提前抵达演习前线的步兵一营暂借的。这支英勇的步兵一营,以其果敢的作风和迅速的行动,早早地踏上了那片充满挑战的土地。
听闻他们之所以提前前往演习场,背后有着多重考量。首先,提前侦察地形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他们需要全面了解演习场地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的起伏、河流的走向、森林的分布等。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战斗中的关键因素。其次,通过深入勘察,他们能够精确掌握地形的优势与劣势。这使得他们在红蓝对抗演习时,能够精准地选取并占据有利地形,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战斗条件。
由于此地乃是临时的住所,各方面条件着实相当有限。每日的早饭,也仅有简单朴素的馒头与咸菜为伴。匆匆用过这极简的早饭后,全连便迅速地集合起来,马不停蹄地径直前往车场。
在这分秒必争的紧张时刻,众人甚至连抽空回宿舍上厕所的时间都难以拥有。抵达车场后,无需连长进行讲话、分工等一系列流程,所有人员都已各就各位,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
驾驶员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仔细检查着燃油、滑油、润滑油、冷却水以及履带等整车的状况。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着添加或更换的操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车长们则一丝不苟地整理和维修着通信设备,他们深知通信的顺畅对于战斗的重要性。他们认真背诵着关键的通信资料,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通信。
炮长和二炮手也毫不松懈,他们对武器系统进行着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每一个零部件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确认,以确保武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最佳性能。
在这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定岗定位,犹如一个紧密相扣的链条,谁也无法脱离自己的岗位。没有人有丝毫的依赖心理,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时间紧迫,他们必须分秒必争。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尽其所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所属的坦克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更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深知,只有将坦克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合练场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着战斗的胜负,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任务的成败。在这片车场之上,他们用汗水和努力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就这样,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持续不断地、辛辛苦苦地忙碌着,时间仿佛被无限延长,整整一上午就这样悄然流逝。原本他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中午时分的到来,心中暗自思忖着终于能够在这个时刻稍稍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地享受那片刻的休息了。毕竟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又困又乏的感觉充斥着每一个细胞,那一双双眼睛都困倦得几乎快要无法睁开,仿佛被千斤重担压得无力抬起。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休息的渴望,渴望能躺在舒适的床上,让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松弛;渴望能闭上眼睛,摆脱那烦人的困倦感;渴望能放松身体,驱散那如影随形的疲乏。
然而,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中午,旅里便开始组织他们进行徒步演练。初来乍到的他们,心中难免泛起一丝反感。更为不巧的是,老天似乎也有意与他们作对,仿佛是刻意要给这群外来人一个下马威。平日里,这个地方降雨稀少,几乎不见雨滴的踪迹。可偏偏在他们即将准备徒步合练的关键时刻,原本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天气却突然间翻起脸来,天空乌云密布,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的内心犹如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阵阵涟漪。有人心生抱怨:“这该死的雨,为何偏要在此时降临?”然而,也有人在心中默默为自己鼓劲:“这或许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我们必须勇敢面对!”
在徒步演练开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独特的演习场地。这个演习场东西长约三公里,南北宽约五公里,规模颇为宏大。
最东侧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共有十二座高耸入云的山头。每一个山头上都被精心地用白色粉末标出了巨大的数字,这些数字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着,分别为一到十二,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
山脉的西侧乃是那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这里遍地都是数不清的黄土高坡,它们一层又一层地堆叠着,活像大地挺起的脊梁。
那纵横交错的干涸沟渠,就如同岁月在大地上刻下的深深印记。沟渠里空空如也,一滴水都没有,干涸得像裂开了的大口子,似乎在喃喃诉说着往昔的丰润和现今的苍凉。
黄土高原的地势那叫一个崎岖不平!有的地方高高凸起,仿佛是巨人宽阔的肩膀;有的地方却深深地凹陷下去,犹如被一把巨大的斧子狠狠劈开。
平时狂风在这片高原上任意地咆哮着,掀起漫天的黄土,形成一片片灰蒙蒙的沙尘。阳光穿过这些沙尘,洒落在黄土之上,泛出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恰似蜿蜒的巨龙一般。山上的植被稀稀拉拉,偶尔能瞧见几棵顽强生长的树木,它们在狂风中晃晃悠悠,却仍旧坚强的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存活着。
此次演习的进攻路线基本上是沿着从西向东的方向逐步推进,换句话说,英勇的战士们需要驾驶着威武的坦克,从西侧那片相对较为平坦的地域出发,朝着各个山头展开猛烈的攻击。
虽说这大约仅仅只有三公里上下的进攻路线,从表面上看似乎并不显得太过遥远,然而实际上,这条路线却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