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在灾区的事情暂告一段落,而京城中的李云轩却依旧忙碌着。御书房中,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李云轩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夜色渐深,窗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却无法打破这屋内的凝重气氛。
这日,李云轩在御书房中,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他手中的毛笔时而落下,时而抬起,朱批的字迹在奏折上显得格外醒目。那奏折上的文字仿佛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陛下,歇歇吧,您已经看了许久了。”一旁的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他微微躬身,脸上满是关切和忧虑。太监的声音轻柔而怯懦,生怕惊扰了沉思中的皇帝。
李云轩揉了揉太阳穴,“国事繁重,朕如何能歇?”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眼神却依旧坚定地盯着奏折。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可您的身体……”太监欲言又止,他抬起头偷偷看了一眼李云轩,又迅速低下头。
“无妨,说说近日朝中还有何事?”李云轩问道。他放下手中的毛笔,靠在椅背上,伸展了一下身体。骨头发出“咔咔”的声响,仿佛在抗议这过度的劳累。
太监赶忙回道:“回陛下,边疆传来消息,敌军似乎又有异动。”太监的声音微微颤抖,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云轩神色一凛,“立刻召集大臣商议。”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急促,地上的地毯被踩得微微下陷。
大臣们很快来到御书房。御书房内气氛紧张而压抑,大臣们个个神色严肃,等待着皇帝发话。烛光映照着他们凝重的面容,使得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格外清晰。
“陛下,此次敌军动向不明,我们需加强防备。”一位大臣说道。他向前一步,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而急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紧张和焦虑。
李云轩点点头,“朕也是如此想法,那具体该如何部署?”他的目光扫过众大臣,充满了期待和审视。
另一位大臣站出来,“陛下,可增派兵力,加固城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仿佛这个方案一定能解决问题。但他紧攥的拳头却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安。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库能否支撑?”有人提出疑问。这位大臣眉头紧皱,脸上满是担忧。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响亮。
“不管怎样,边疆安全至关重要。”又一位大臣大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决。但他颤抖的胡须却显示出他内心的忐忑。
“但也要考虑百姓的负担。”一位较为年长的大臣缓缓说道,他的语气沉稳而忧虑。他捋着胡须,目光深邃而沉重。
大臣们争论不休,李云轩陷入沉思。他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脸上的表情越发凝重。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感到窒息。
这时,林宇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探子去打探敌军确切情况,再做定夺。”林宇的声音打破了争论的喧嚣,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
李云轩看向林宇,“此计可行,速速去办。”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
林宇领命而去。
李云轩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夜空中繁星点点,明月高悬,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微风拂过他的脸庞,却无法抚平他紧皱的眉头。
“朕只盼云朝能长治久安,百姓不再受苦。”他自言自语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回荡,带着深深的期许和责任。
“陛下心怀天下,乃百姓之福。”旁边的太监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敬佩和忠诚。
“可如今困难重重,朕唯恐有负百姓期望。”李云轩叹道。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边疆的烽火和百姓的苦难。
就在这时,皇后苏瑶轻轻走进御书房。
“陛下。”苏瑶的声音温柔而亲切。
李云轩转身,看到苏瑶,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
“皇后怎么来了?”李云轩问道。
苏瑶走到李云轩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臣妾听闻边疆之事,心中担忧陛下。”苏瑶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朕自当应对,只是这局势复杂,让朕颇为烦恼。”李云轩说道。
“陛下莫要太过忧心,大臣们定会为陛下出谋划策。”苏瑶安慰道。
“但愿如此。”李云轩长叹一口气。
“臣妾相信,只要陛下坚定信念,云朝定能度过难关。”苏瑶说道。
李云轩点点头,紧紧握住苏瑶的手。
就在这时,又有新的情况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