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吃不完,也忙不完。
地多了没用。
而村里还有任务地要种。
根本没时间管理自留地。
一人实际面积七八亩的自留地,根本种不完。
“地不种完,荒个几年就废了,地是越种越肥,多辛苦点,多种些”二舅在一旁好言好语的劝说着大家。
“村长真的没有办法,我们村缺的东西太多,就连耕地的牛都是几个村子共用的,但凡咱们村有一头自己的牛,这几亩地我们就算累点,也给他种上,多少是有些收成的。”有村民出来为难道。
七八年轻村民,加上几个村里原有的老头,十几个人把这个会开的热火朝天。
王丰收在门口听了一会儿。
将事情经过听了个大概才走进去。
“二舅,你们村缺牛呀?我们村也缺,我正好在外面买了两头牛回来,到时候送你们村一头。”
“丰收,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到过年呢!”二舅一看见自己外甥过来,立即起身迎接。
接着还对众人介绍起王丰收:“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外甥,是隔壁王家村的村长。”
二舅在这里介绍人。
但是其余人都这个介绍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们耳朵里一直在回荡一句话:我正好在外面买了两头牛回来,到时候送你们村一头。
送他们村一头牛。
没有听错吧?
是送,而不是他们村子出钱买,或者租。
那可是一头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五十年代,一头牛可能比一个人都值钱。
“王村长,您刚才说送我们村一头牛?”一个跟二舅差不多年纪的老头起身激动问道。
二舅此刻也看向王丰收。
这可是极其贵重的物品。
可不是说送就能送的。
别不是拿家里所有钱出来买这两头牛,这买完家里日子还过不过了?
“放心吧!说送肯定就是送,不过有一样,这牛你们回头你们不能说是我送的,要说你们村自己买的才行。”王丰收交代道。
他空间有耕牛二十六头。
全是青壮牛。
拿出一公一母两头出来,到时候还能配种,到时候生几头小牛出来。
“丰收,你这???”二舅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身为村长,他其实希望村里有头牛的。
可身为二舅,他又不希望自己外甥乱花钱。
很矛盾。
“二舅,买牛的钱不是我出的,是我以自己的职务向上面申请得来的,但是这事情不能对外说,要不然咱们村有别的村没有,这说出去不好听。”王丰收给几人找了借口。
“对对对,不说出去,保证不说出去。”
“以后这牛就是我们村买的。”
“太好了,有了牛,村里再多的地,我们都不怕。”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激动的不得了。
“二舅,还有件事情,能派人把两村中间的路修一下,两头牛是一公一母,到时候配个种,再生几条小牛,到时候村里再多的地,咱们也不怕。”
王丰收这个意见提出来,二舅都还没说话,几个人立马表示现在就可以去修那座桥。
话答应的快,行动起来也快。
当天他们就开始修桥。
修的也简单。
弄几根粗树木过来做桥梁,上面钉上木头块。
就做了个木头桥出来。
两三天就完工。
效率快的不得了。
桥完工后,王丰收也按照先前的约定,将一头牛送了过来。
除了牛,还有耕田的工具,王丰收也整了一套带过来。
这一套是王丰收买的。
至于空间里的没法拿出来用。
样式跟华夏的区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