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君一边开启电脑,一边娓娓道来。起初,陈兴国兴致索然,然而,当听闻汪洋年仅 20 岁,且打算在滨海投身建设时,他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
想想自己在汪洋这般年纪,虽说人脉略有积累,但仍处于学习阶段,尚未真正将想法付诸实践,远不及眼前这年轻人的魄力。
……
随着阅读的深入,两人的眼眸中都闪过一抹亮色。
“你看,这个设想是不是特别棒,而且极具发展前景!” 沈文君惊喜地看向丈夫,眼中满是期待。
陈兴国的神情却变得凝重起来,他瞬间敏锐地意识到,此事已远超普通生意的范畴,几乎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一旦设想完全实现,如此重要的项目,绝不可能完全掌控在个人手中,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
“医疗关乎大众,绝不能只攥在个人手里,必须由国家把控。” 陈兴国语气严肃而坚定,稍作思忖后接着说道,“这样吧,让滨海国资委入股,至少得占 20 的股权。”
“可要是他最终没能做成呢?” 沈文君也意识到此事的复杂性,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其中牵扯的利益盘根错节,各方都会受到影响。
陈兴国不禁陷入了犹豫。
毕竟,他对汪洋这个人一无所知,更何况对方年仅 20 岁,能否将商业计划书上的内容落地,实在难以预料。
“找个时间,你把他约过来,咱们跟他好好聊聊。明早我飞燕京,去和老爷子商议此事。”
说罢,陈兴国再次躺回床上,却并未入睡,而是枕着胳膊,面色凝重地凝视着天花板,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沈文君轻叹一声,合上电脑,拿起手机给陈曦发了条信息:明早你爸去和他爸商量,有结果我就告诉你。
发完信息,她也躺了下来。
原本还带着些许喜悦的她,此刻又忧虑起来。
她明白女儿的心思,无非是想帮汪洋渡过难关,而她也只想帮女儿达成这个心愿,至于其他方面,她并不在意。
可如今这情况,真要让国资委入股吗?
……
距离十一假期仅剩一天,这段时间林向阳过得惬意自在。
泰和已无声无息,周边学校的业务,万林公司已全部收入囊中,价格也在逐步回升,公司短短一个月便实现扭亏为盈。
林向阳不禁心生感慨,原来做生意似乎并非想象中那般艰难。曾经,他以为自己能力不如汪洋,现在看来,倒是自己过于妄自菲薄了。
今日恰逢周六,林向阳正悠然自得地朝着食堂走去。
昨晚,万宁在电话里对他一番夸赞,什么林家后继有人,不必再担忧家族产业无人继承之类的话,让他心里美滋滋的,飘飘然起来。
不过,他心里始终有个疑惑未解。
按常理,泰和倒下了,听说 ait 也没拉到新投资,汪洋应该已陷入绝境,为何至今都没给他打电话呢?
他太了解汪洋了,汪洋理性得近乎可怕,哪怕身处绝境,痛苦万分,头脑也始终清醒,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这一点,是他最为忌惮的,他自认为自己绝无这般定力。
但这同样可能成为汪洋的致命弱点。
或许,只是时间未到,再等等看吧……
林向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信步走到窗口,点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又顺手拿了几个生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