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参与到轧钢厂的工作中,我才知道,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就拿说话来讲,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能简洁尽量简洁,绝不多说一句废话,我想我恐怕很难融入到工友们的群体里。
还有就是“喝茶”,我以前很少接触到我父亲口中“茶文化”,我通常都是喝可乐或者咖啡,再有就是自来水!
而这里,喝的都是滚烫的茶水,茶缸子和茶叶几乎是标配。”
——《李怀策的日记》
李怀策没有去探究闫老师的“诡异行为”,转身去叫虎子起床。
说来也奇怪,打雷都惊不醒的虎子,在李怀策轻轻拍了两下门,叫了一声“虎子起床了”之后,立即就醒来了。
「知道了哥,你先去洗漱吧,我马上就来。」
李怀策回屋拿了洗漱用品,就往中院去。
还好王干事热情,把大院里的大事小情都跟他说了,要不然就洗漱和上厕所两件事就得把他难住!
急眼了还得去空间里解决!
四合院的住户们要洗漱都得来中院,因为水槽就在这。
要是上厕所得去西跨院的西南角,厕所就在那。走进二门里,西边有个垂花门,进去就是。
洗漱完毕,哥儿俩在外面找了个早点摊,每人一碗炒肝俩包子,算是祭了五脏庙了!
要说这炒肝,李怀策前世来旅游的时候还真吃过,他的父亲也跟他讲过北平的炒肝!
北平人吃早点也讲究个“成龙配套”,炒肝算是稀的,干的就得配上猪肉大葱馅的包子,或者来个芝麻烧饼,有干的有稀的,这就算是配上套啦。
而且,北平人喝炒肝的时候,托着碗底,顺着碗边吸溜着喝,手也不能闲着,得转着碗配合着。
李怀策的父亲管这叫饮食文化!
李怀策已经记不清前世的炒肝是什么味道,反正他很喜欢现在的炒肝,虽然它是由动物的内脏做的,在美国根本不会去吃!
另外,包子味道也不错,肉馅汁水很足!调料放的也到位,鲜香味美!
而炒肝只是北平小吃的一个品种,用一句中国话来讲,叫“九牛之一毛”!
相比较而言,美国就是美食的荒漠!
两人进入轧钢厂时候,已经有稀稀拉拉的工人进去了,因为穿着厂里的工作服,保卫也没有像昨天那样拦着他们。
在三食堂门口,俩人分开各自去报到,今天报到之后就要正式开始工作了。
虎子直接去了仓库。
李怀策则要前往办公楼二楼技术处见一下赵处长,质检科科长位置空缺,所以李怀策的岗位就由他来分配。
质检员的工作岗位在车间办公室里,和车间主任、文员一起办公,由于李怀策刚来,虽然是“正式工”但还得跟一位师父学习一个月。
赵处长接待李怀策时很热情,倒了茶,问了他在部队的情况。
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李怀德都有交代,他按着剧本说就行了。
俩人聊了一会儿,赵处长就把李怀策领到了钳工三车间的办公室。
车间主任王程柱刚刚安排好车间工作,泡好的茶水还没来得及喝,就得被迫营业了。
赵处长一进门就大声说道:「王主任,我带着新来的质检员向您报到了!」
王主任抬头一看,竟然是技术处的赵处长,他可是个大忙人,来车间一般都是处理技术难题的,今儿怎么会亲自带一个质检员来上岗呢?
放下心中疑问,他站起身来,热情的招呼起来!
「赵处长你太客气了,您说一声,我去把人领过来就行了嘛,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快坐我给泡茶。」
赵处长摆摆手,「你别泡茶了,我们俩刚在技术处喝过了,说说话就走!
这位是李怀策同志,志愿军转业,战斗英雄!战功赫赫!要不是你老王为人仗义,我才不带到你这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