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客人有些也将目光投射过来,因为常玉宁几乎不参加京城世家的各种聚会,所以认识她的人很少,有人悄悄发问:
“那位鹅黄色的女子是谁?长得颇为雅致。以前竟没有见过。”
有人回答:“她旁边的是将军府的韦夫人和将军府二小姐常星宁,我猜她就是将军府大小姐常玉宁。”
“哦,怪不得有些瘦弱,长得倒怪好看的。”
“她旁边的那个姑娘更明艳一些。”
“常姑娘不是与刘公子有婚约么?刘公子今天来不来?”
“刘公子还没到,估计一会也会过来的。”
一名面庞圆润、略显丰腴的少女身着一袭娇嫩的粉色连衣裙,静静地坐在人群之中。她敏锐地捕捉到周围传来的低声议论,但只是紧抿双唇,并未出言。
表面上,她似乎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舞台上艺子的精彩表演;实际上,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频频飘向不远处的常玉宁。
世子夫人草草问了几句,也没有再为难她们,便招呼别的客人去了。
常玉宁抬头看了看周围,也没有认识的人,便拿起桌子上的葡萄吃了起来,这个季节,能吃到葡萄,可真是稀罕,反正将军府是没有的。
韦氏和常星宁有些拘谨,看着常玉宁的樱桃小嘴一颗颗吃着葡萄,想吃又看了看周边,好像吃东西的人不多,怕人笑没见过世面,只好压下心思,拿起旁边的茶喝了起来。
世子夫人走到粉色少女身边,俯身对她说了几句,少女面露羞涩,轻轻点了点头,等世子夫人离开,少女带着丫鬟站了起来,目光向常玉宁这里瞟了一眼,正好与常玉宁的目光相碰,少女一阵惊惶,移开了目光。
常玉宁心头疑惑,我又不认识你,你这副模样是为什么,显然对方是知道自己的。看了看四周,也不好突兀去打听对方是谁,恰好国公府的一个丫鬟过来添茶水,常玉宁假装不经意的道:
“那个……我初来乍到,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周边的宾客,也好一会跟大家打打招呼,别失了礼仪”。常玉宁对着丫鬟谦虚的道。
那小丫鬟见常玉宁说话十分随和,眼睛里满是真诚,虽然只是四品武将的小姐,可她们这些丫鬟,什么时候有主子这么看得起她们。
心里有些感动,对常玉宁也是十分有好感,便俯下身子,一一介绍起来。
“常大小姐,左手边那个穿蓝色襟背的,是刑部尚书大人家的刘夫人,挨着她的是尚书府的嫡孙女朱桂娇朱小姐。”
常玉宁顺着看过去,是一个面容有些苍老的贵妇人,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瓜子脸少女,少女骄矜地坐在那里,目光中有一些高傲,尖尖的下巴总是微微抬着。
“坐她们旁边的,穿浅紫色衣裳的是果郡王王妃,带着小郡王和小郡主一起来的,是双胞胎。”
常玉宁定睛观瞧,只见那小郡王生得面如冠玉、鼻挺唇红,端的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再看向小郡主时,其容貌虽非绝美,但周身散发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不是普通人家可以培养出来的。
小丫鬟正欲接着往下介绍,常玉宁眼睛一直盯着粉衣少女,见她此刻带着丫鬟正往门外走,便笑吟吟的对小丫鬟道:
“咦,那个姑娘很可爱的,她是哪个府上的小姐?”
小丫鬟顺着常玉宁的方向看去,笑着道:
“这是我们国公府夫人娘家的侄女,江淮盐运使家的二小姐,卢莹莹卢小姐。她半年前来到国公府,一直住在府上呢。”
““哦,原来如此。”常玉宁轻声呢喃,若有所思,站在一旁的小丫鬟继续尽职尽责地继续向她介绍起其他到场的宾客来。
这些人无一不是来自权贵世家,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气质。年轻公子风度翩翩谈笑风生。而那些贵族小姐或浅笑吟吟,或端庄大方。
国公府这门第果然高不可攀,结交的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
常星宁也伸长了脖子,默默听着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心里惊涛骇浪,她眼睛快速的扫过厅里的公子小姐,算计着该如何开启自己的交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