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援兵的出现,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让她们原先狠辣的攻势都有所停滞。
倏尔,一阵急促的口哨声响起。
陶文竹耳廓微动,闻声扫向声音来源处,眸光一厉。
这声音,她说不上颇为熟悉,但曾经听过,在她刚穿来那个雨夜昏倒前。
当陶文竹的眼神看过去。
人群中,一瘦小人影映入她眼帘。
瘦小人影身前倒下一人,她的左手食指抵在嘴唇上。
瞬间,陶文竹脑中浮现出刚才的那一幕。
那瘦小人影砍伤一侍卫后,将左手食指放在嘴边吹响口哨。
这口哨是什么意思?是撤离,还是死战?亦或是其他。
思及此,再看向人群,敌人隐隐有突围的趋势。
陶文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敌人这是想突围、逃离。
猜到真相,她眉角一沉,高声厉喝:“诸位小心,敌人即将反扑、逃离!”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紧绷,局势愈发紧张。
“杀!”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于是乎,双方不再戒备,反而奋起杀敌。
一时间,双方厮杀在一起,刀光剑影再现,喊杀声震天,场面异常惨烈。
局面逐渐焦灼。
就在这时,又一批身穿护甲的侍卫自外围包围而来。
顷刻间,局势再次发生变化。
这次,局势几乎是呈现一边倒的情况,胜利倒向陶文竹方。
至于那群蒙面黑衣女人,她们没人缴械投降,拼杀的拼杀,重伤的重伤,自裁的自裁。
一时间,竟无一人成功逃离。
倒也不是没人想趁机逃离,只是如今陶文竹方人数众多,皆是武功俗之辈。
且,这其中还有陶文竹,这个武力值爆表的杀神坐镇。
短时间内,无人能成功逃离倒也正常。
当然,时间一长,那就难说了。
陶文竹在这厢战得痛快,似乎对杀人的事,都没了丝毫心理负担。
乱葬岗与平安县之间的一地界,又是另一番景象。
该地界,一四角凉亭孤影矗立,凉亭周围,站立着不少穿戴甲胄之辈。
其中,亭中站着两人。
一人身姿挺拔,面容冷峻,雌雄莫辨。
他眉头紧锁,目光深邃,负手而立,遥看乱葬岗局势。
另一人身形圆润饱满,脸上表情复杂。
一会儿叹气,一会儿满脸苦笑,她来回踱步,嘴里说着劝解的话。
前者便是秦疏影,后者则是宋大人。
秦疏影担心敌人凶悍,人手不足以办成事,还让陶文竹出事。
再三思量后,他还是决定调动部分隐在暗处的人马,女帝派来保护他和宋大人安危的。
于是,秦疏影和宋大人便带着人来到此处,随时准备支援。
而宋大人,她劝不住秦疏影的决定,只好是跟着对方来到这里。
对方都来这里了,她自然不可能还留在平安县内。
那样会造成人手分散,不见得多安全不说,还会影响她在手下人心中的形象。
不处理好,怕是往后都没多少人敢忠心于她。
毕竟,相比贪生怕死,视人命如草芥的上官。
众人更愿跟随,果敢有担当,珍惜下属性命的上官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