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对面是刘强,他是张华的同事,也是一名机械维修工。最后一位是赵勇,他是王刚的助手,主要负责模具组的日常操作。
李文刚刚听到他们的对话,谈到了电焊机。在前世,李文在船厂干过活,滋电焊是一把好手。
有段时间他把一些工作成果拍到了网上,网友们看到之后惊为天人,戏称他为“焊武帝”、“焊高祖”。
当然除了搞电焊,平时厂里电焊机器出了问题,都是他们自己先拆拆修修,时间长了,李文对电焊机修理这一块还是相当有心得的。
如今看到这几位工人兄弟面色凝重,他便好奇地问道:“几位兄弟,看起来你们似乎有些烦心的事?”
张华叹了口气,说:“是啊,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帮助部队在工地上的一台电焊机。
这台电焊机可是工地模具组的唯一一台电焊机,承担着工地95以上的模具焊接工作。可惜这电焊机被落石砸坏了,零件损坏严重。”
王刚接着说:“我们来查看之后几乎断定这电焊机已经报废了。
可是现在指挥部却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再调拨一台电焊机过来,所以给我们下了死命令——三天之内一定要修复这台电焊机,让模具组正常投入工作。”
听到这里,李文和秦胜利也感到了压力,毕竟这关系到整个工地的进度。
大家默默地吃完饭,心中都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李文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他深知时间的紧迫性,也明白如果电焊机不能及时修复,整个工程会遭受多大损失。就在这时,他做出了决定。
“兄弟们,”李文突然站起身说道,“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电工,但我以前接触过一些类似的设备,也许我能帮上忙。”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文身上,他们的表情从惊讶转为怀疑。
“你确定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张华问道。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疯狂,但我有一些想法,至少值得一试。” 李文回答。
张华是这群人的头,他认真打量了两眼,然后死马当活马医的说道:“行!你把你想法说说看!”
……
在沉重的气氛中,晚饭过后,李文和秦胜利与京城机械厂和轧钢厂的工人们一同前往了施工现场。
李文刚刚讲了他在修理电焊机的一部分心得,引起了众人的兴趣。虽然李文讲的东西和这个时代有些出入,甚至一部分内容张华他们也没听懂,但是这不耽误他们开始对李文产生了兴趣。
人就是这样,处在绝望中的人,哪怕只要看到一丝希望,都会紧紧抓住,犹如落水的人抓住浮萍一样。
工地上,损坏的电焊机像一头倒下的巨兽躺在月光下,其扭曲的金属肢体显得格外凄凉。
李文紧皱着眉头,他上前仔细观察着这台遭受重创的电焊机。
在他的前世记忆中,很多信息得到了吻合,虽然这台电焊机的型号较为陈旧,但他相信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张华看着专注的李文,问道:“李文,你怎么看?还有救吗?”
“让我仔细看看。”李文回答,同时心中已经在快速过滤着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经过一番检查,李文发现电焊机的一些关键零件损坏严重,需要重新制作。
他转头对张华说:“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尝试自制一些零件来替换损坏的部分。”
王刚疑惑地问:“自制零件?你有把握吗?”
“我有一定的把握。”李文自信地说,“但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们需要临时锻造一些零件。”
随即,李文拿出纸和笔,凭借记忆绘制了一份粗略的电焊机构造图。
他指出了需要重制的几个关键部件,并解释了每个部件的功能和重要性。
刘强和赵勇都围了过来,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对机械制造颇有心得,很快就理解了李文的意图。
在李文的指导下,几人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利用军营中的简陋设备,开始了紧张而艰巨的制造过程。
由于时间紧迫,他们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工作。在昏暗的灯光下,火花四溅的锻造声成了那个夜晚最响亮的旋律。
随着新零件的逐渐成形,一台全新的电焊机也逐步在他们手中诞生。
李文利用他对现代焊接技术的深刻理解,设计了一个改进型的万能电焊机,它不仅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高质量的焊接工作。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在最后一天的凌晨时分,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户照进车间时,一个全新的万能电焊机终于站在了众人面前。
尽管疲惫不堪,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
经过测试,这台由李文设计、大家共同制作的万能电焊机运行良好,完美地完成了模具组的焊接任务。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工地,大家都为这个小小的奇迹感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