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百鹤图,乃是宋徽宗真迹,上面密密麻麻的盖着数十个鲜红的印章。
另外,还有数位宋、元、明、清书画大家和帝王题字、铃印。
这幅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同时具备很高的历史价值。
而它,仅仅只是书画馆6号馆,负责看大门的。
可见,顾辞远的书画作品收藏,有多么夸张。
李长庚迫不及待冲进殿内,左右巡视一圈。
唐寅《红枫仕女图》
郎世宁《十二月游圆明园图》
石涛《黄山八胜图册》
赵孟頫《心经》
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
赵孟頫《洛神赋》
赵孟頫《仿清明上河图》
这些书画作品,无一不是华夏历代最顶尖的大师作品。
其中,有数幅赵孟頫顶尖书画作品,这些作品随便挑出来一件,都可以当做地方博物馆的展馆之宝。
而它们,甚至连阿房宫书画展馆分馆的镇馆之宝地位都没有。
因为,6号书画馆,镇馆作品,是顾辞远从米国博物馆赢回来的国宝级文物——顾恺之《女史箴图》。
并且,是被顾辞远消耗大量精神力,进行修复的完全体版本。
李长庚站在大殿正中央,巨大的长条展示柜跟前,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干枯的大手轻轻抚摸厚厚的玻璃窗,双目通红。
“竟然是顾恺之大师的《女史箴图》,没想到有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这件国宝回归。”
“我记得它被分割成好几部分,还有一小部分遗失了,怎么看起来保存得很好的样子?”
这幅《女史箴图》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李长庚所言,不仅被切割成数份,保存情况也非常差。
许多地方出现破损、褪色等情况,几乎已经达到快要腐蚀得,轻轻一碰就碎掉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样,顾辞远才不惜消耗大量灵力,对其进行修复。
现在这幅被修复过的女史箴图,已经是完全不一样的全新版本。
当然,这些事情,顾辞远会一辈子藏在肚子里面,不会告诉任何人。
“李老,可能是有些人以讹传讹吧。”
“这幅顾恺之大师的作品,不弱于华夏十大传世之作,米国博物馆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如此不在意呢?”
“我从他们手中赢回来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的,保存很好!”
李长庚抹了下晶莹的眼角,感觉有哪里不太对,但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只能不断摇头感慨,这幅珍贵的书画作品,终于回到华夏,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云云。
到了顾辞远手里的宝贝,除非他想,否则就算是遭到破坏,他也能将其修复。
“李老您放心,到我手里的宝贝,我肯定会十分爱护,绝对不让其受到损坏。”
“阿房宫,以后还会不断增加其他维护设施和安保设施,将其最大限度的保存好。”
“嗯!”
李长庚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作为京城博物院院长,他对阿房宫博物馆有着很高的话语权。
通过今天的参观,阿房宫博物馆在文物展览、保护、内部环境各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
哪怕是拿京城博物馆做对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若是算上阿房宫比京城博物馆大上一倍的规模,以及各个展馆的极品文物,阿房宫博物馆丝毫不弱于京城博物馆。
想到这些,李长庚忍不住摇头感慨。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阿房宫博物馆的名气,不会比京城博物馆弱。”
呵呵——
顾辞远十分客套的笑笑,他对阿房宫博物馆的投入,已经高达数十亿。
这还不算内部藏品,仅仅只是施工方面的投资。
现在的阿房宫还不是完全体,等阿房宫进入完全体以后,超越京城博物馆不是梦。
但是,他是晚辈,在场的都是文物圈的大佬。
他大言不惭的说超越京城博物馆,那不是没事找事么!
“李老,这仅仅只是6号馆而已,咱们再去前面看看。”
李长庚正有此意,6号馆都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坐镇了,他很想知道前面还有什么更夸张的作品。
“好,我已经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