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脸期待的打开,可惜里面是空的,紫萱心道果然,吴邪却有些泄气,坐到一旁的凳子上,呐呐自语道:
“查来查去,果然如此。”
说着随手打开台灯,看着凳子周围,放着的一堆分类好的资料,吴邪随手拿起一本,
紫萱不想在这里多待,干脆充当起了王盟的角色,提醒道:
“吴邪,你有没有发现,这里资料的摆放位置,和你昨晚在家里的习惯,一模一样?
我觉着你的习惯有点特别,就多关注了下,你看,资料放在右手边,然后是书,笔记,刊物,
没用的放在左边最远处,有用的放在左手边,最最重要的,你会倒扣着。”
吴邪心中惊疑不定,拿起那本倒扣的《辞海》,突然恍然道:
“我这个习惯,除了王盟,就只有我三叔知道,我明白了,我三叔让我查的,不是考察队成员的资料,而是让我来到这里!”
说着翻开了《辞海》,发现书的中间,有一页被折着,吴邪默默念道:
“立夏,芒种,这都是节气啊。”
张起灵突然道:“小满。”
吴邪顿时反应过来:“小满哥!”
原来,小满是“吴三省”养的一条狼狗,吴邪果然在小满的狗窝里,找到了“吴三省”藏的东西,
吴邪无语,对小满道:
“小满哥,下次再见到我三叔,记得一定要咬他!”
紫萱看着手中的样式雷图纸,调侃道:
“我说你三叔真会藏,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藏到狗窝里,他就不怕狗给啃了?”
吴邪摸了摸鼻子,他也很无奈的好不好
吴邪这边有了进展,解雨臣那边,也有了不小的收获,原来解雨臣知道直接找霍仙姑,肯定会一无所获,
干脆模仿霍仙姑的字迹和语气,给霍仙姑认识的一些老人,各自写了一封信,想看看能不能套出点什么。
没想到几天后,还真有意外收获,其中一个叫金万堂的,回了信,上面写着【旧事勿重提】,
显然是知道些什么,收到信的霍秀秀,连忙联系了解雨臣,约着去琉璃厂东街的一家店。
到店后,解雨臣看出金万堂十分滑头,索性直接来硬的,将金万堂绑了起来,
一番恐吓后,金万堂不仅承认了,裘德考手里的帛书拓本,是他卖的,还将当年的事,一五一十全都招了。
原来当年,金万堂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北京,有名的眼毒和百事通,鉴宝能力更是远近闻名,
有一天,霍仙姑突然来找金万堂,邀请他做一次行动的评估鉴定,那个时候,霍仙姑美若天仙,
金万堂本就痴迷,再加上报酬给的十分丰厚,金万堂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是在1963年初,那次活动,是由包括霍仙姑在内的,九个身怀绝技的人牵头,
据金万堂观察,当时整个队伍至少超过了两百人,算上搜集资料的,买装备的,得有上千人。
尤其是他们带的装备,都是从苏联运回来的,金万堂知道,这背后的关系,必然异常的复杂,
队伍扎营在了四川的四姑娘山,霍仙姑他们的行动就开始了,金万堂也不清楚,队伍进山具体干什么。
而他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待在营地内,分析队伍带回来的东西,虽然都是些文书古籍,
但内容却是十分丰富,故而金万堂推测,那山里,应该有一个巨大的遗址群。
而队伍要找的东西,应该就在这些古籍里,那时,几乎每天都有伤员被送回营地,
行动十分的凶险,貌似还出了不少的意外,而他也就这样,在营地里枯燥的过了三年。
金万堂表示,古籍的恢复和辨认,十分枯燥无聊,且非常消耗时间,关键所有人都压力巨大,
平时很少有交流,如果不是霍仙姑陪着,金万堂恐怕早就崩溃,坚持不下去了。
一直到第三年的端午节,队伍突然就不再送古籍来了,金万堂觉得很是奇怪,
便偷偷的跟着,霍仙姑的一支队伍,来到了现场,竟看到峭壁上,密密麻麻都是开凿的山洞。
队伍架了很多绳索和拉索装置,金万堂猜测,那些古籍,应该就是从山洞里运出来的,
不过,有一部分的拉索已经被拆了,估计行动就快要结束了,万万没想到,端午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天,十几副担架,被人从山里抬了出来,担架上的那些人浑身是血,
随后,一大卷几乎被鲜血,浸透的帛书,送到了金万堂的帐篷,他一眼就看出那是鲁黄帛。
金万堂破译的整个过程,霍仙姑一直都在,极其重视,金万堂估计,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鲁黄帛有很多种,有一种极为罕见,并且非常难破译,而这次送来的,恰好就是这种。
故而金万堂只能,把它翻译成文字,再译成汉字,这些汉字只是表层的密码,
更深层的意思,他根本就解不开,不过,鲁黄帛价值连城,即便是拓本,也能卖个不菲的价钱。
这让金万堂起了贪念,他偷偷藏起了一份鲁黄帛残片,心想反正这鲁黄帛,本就是残缺不全,
就算少了一份,也不会有人发现,可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发现了
当时,金万堂被人带去了一个帐篷,里面大约有十来个人,领头的是个陌生男子,看起来很是威严,
对方直接就询问,金万堂藏起来的帛书在哪,金万堂当然不会承认,结果那人只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
往金万堂头上一按,金万堂就感觉,他整个头仿佛要裂开了,承受不住的金万堂立马招了。
好在有霍仙姑求情,金万堂倒是没被为难,不过也被赶出了队伍,回到北京后,
金万堂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就在这时,一个老外找上门,开了他无法拒绝的价钱。
金万堂实在缺钱,便再次铤而走险,凭借着记忆,画出鲁黄帛拓本,卖给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