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啊!真是熊猫点外卖——笋(损)到家了!
这一刻,神宗皇帝与各位中枢大佬都在心头冒出了这句话。
他们万万没想到韩某人真敢玩‘大汉出使’的这一招,而且竟然让司马君实去。
司马君实现在什么情况不知道吗?那可是编撰《资治通鉴》的关键时候。
一天天扑在书局,忙得找不着北,皇宫和朝廷的各大藏书阁都快被这位爷掏空了,人家哪有时间出使?
况且就算人家能去,要是真的惹恼了李谅祚或是没藏讹庞,一颗大好头颅交代出去,那后边的《资治通鉴》谁来写完?
这不闹呢吗?!英宗皇帝和神宗皇帝可是相当重视这本宏伟着作的。
“陛下请放心,由臣亲自劝说,想必司马大人为了朝廷和天下大计,绝对不会推辞。”
韩某人拱手一礼,笑呵呵的回答。
捏麻麻的,俺们是这个意思吗?!
以神宗皇帝为首的中枢大相公们,全都一脸神经的看着韩明,他这话,有点接不下去了。
“其实若论出使人选,大宋人才济济,也不是非司马大人不可”
好家伙,神宗皇帝这话一出算是捅了马蜂窝。
您说您袒护司马君实也就罢了,何必拿旁的人当挡箭牌。
司马君实得您恩宠是一回事儿,没必要拉着旁人下水啊。
其实神宗皇帝这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妥,然后神情尴尬的看着韩某人,希望对方能给解围一番。
“陛下此言甚是,不过按臣的想法,此役还真非司马大人不可。”
韩某人接过神宗皇帝的话头,把话题引到另一侧。
看到众人不解的目光,韩某人干脆利落的解释道:“毕竟当初是司马大人压服西夏,迫使李谅祚和没藏悉陵签订‘嘉佑和议’。”
“有着这层深仇大恨和恩怨在,对方肯定不会放过司马大人,这样一来完全就有了出兵的借口。”
好嘛,韩某人果然是‘老母猪带胸罩——一套又一套’,这是早有算计啊!
司马君实这货跟西夏有矛盾,这要是出使,肯定高低来个‘去头’套餐,那大宋就有了兴兵攻伐的借口。
众人一阵沉思,结果突然心中一动,感觉哪里有问题?
你丫的,当初‘嘉佑和议’这不是你韩某人提出来的,跟司马君实有啥关系,这不是故意把人往火坑里吗?!
“其实咱就说,司马大人也不是非死不可是吧”
王介甫看出韩某人的小心思,咳嗽两声,提醒众人一番。
“对啊!谁说一定要把人留在西夏,只要有个借口就行了!”
陈升之这脑子转的真快,不过也把读书人的脸面拉下去了。
中枢的这些大相公们都是老古板,听到这话感觉从小到大的礼义廉耻全丢没了,俗称‘没眼看’。
“咳咳,那此事就交由韩侯全权处理,司马大人那边尽量安抚好。”
神宗皇帝看气氛不对,连忙挥挥手,示意会议结束,大家散了。
各位大佬走出文德殿还没出宫门,就把韩某人给堵了。
然后你一言我一句就开始‘抨击’和‘教育’对方,什么文人风骨、君子风范的帽子先扣上。
然后开始拐着弯说韩某人这孙子是真孙子啊!连《孙子兵法》的那位孙子都比不上他。
往后这大宋朝的外交出使,谁特么敢接了?接一个都得提心吊胆,害怕后边宋军突然一涌而上,连自己带敌人全砍了。
事后打个报告或是通传天下,就说‘宋使’是被敌国砍的,宋军纯粹是报仇而来,这尼玛上哪说理去?
韩某人此刻如同吓坏的小猫咪,看着周围一圈大老虎围着自己,唾沫横飞的‘教育’自己。
等众位大佬喷累了转身出宫,韩某人才悻悻的一个人去了书局,找埋头整理史料的司马君实。
“哎呦呵!这是哪阵风啊,把侯爷给下官吹来了。”
司马君实前段时间被神宗皇帝加封枢密直学士,看样子是准备往上调,走枢密院的路子入中书门下拜相。
结果因为编修《资治通鉴》任务太重,他还不好意思开口,结果找了个什么自己“不通财务”“不习军旅”的由子,给坚决推辞了。
听到司马君实的话,书局不少人都抬头看向门口一身紫袍的青年。
其中属苏氏兄弟最为热情,忙前忙后,给韩某人端茶倒水。
“瞧见没,就下官这书局编修主官的身份,这二位爷都没这么殷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