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虽然现在看着挺幸福,但是现在的幸福,却要用一辈子的悲苦来换,多亏两个舅舅跟妈妈孝顺,才弥补了姥姥的遗憾。
她想自己如果继续跟朱见深这个男人过到一起,她肉眼可见,自己也会陷入悲苦的深渊,会步上姥姥的后尘。
她恨自己不但把自己陷入泥潭,而且把妈妈也拉入泥潭。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跳脱出这个命运的泥潭?
夜半,听着窗外的蛙鸣虫唱,她一会想起姥姥,又想起妈妈。
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长大好好挣钱,让姥姥享上她的福。
谁知道自己不但没有给姥姥带来一点福气,而且让妈妈跟姥姥为她操不尽的心。
一晚上她胡思乱想着,想着姥姥跟姥爷这辈子的婚姻,想着姥姥受的苦,她用手背拭擦着不断渗入眼角的泪。
在这个村子小舅是最早有车的人,小舅是方圆最有出息的人,大舅是机械厂的工程师,小舅是贸易公司的老板,只要有人提起两个舅舅,都要给姥姥竖起大拇指。
林柔知道,姥姥这辈子虽然悲苦,但是她最大的收获就是供养出了三个有出息的孩子。
在农村,一家出三个大学生真的少有,而且供养出三个大学生的这个女人还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家里出三个大学生,曾经在当地还成为一段佳话,当时还有记者采访,上了当地的报纸。
记者采访的时候是姥爷出面,他只是把姥姥的功劳轻描淡写的提及了一下,他把这些功劳都归他所有。
他想姥姥没文化不会说话,怎么能面对记者报社这些媒体?用他的话说,如果记者采访姥姥这个目不识丁的老婆,姥姥说出的话肯定都是丢他的人。他市里著名大学的校长,怎能不趁机会抛头露面,宣扬自己,吹嘘自己的教育经验。
面对记者媒体镜头,他侃侃而谈。还说如果不是自己当初严加管教,把孩子的学习抓得紧,三个孩子就没有今天的成绩跟荣耀。
确实,两个舅舅跟妈妈小的时候,姥爷别的都不太管,唯有对他们的学习确实管得比较严,他唯一看中的就是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
他把分数看得特别重要,每次考试成绩他们如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肯定少不了一顿胖揍。
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他们都如临大敌,反正不是屁股肿,就是手心肿。
棍棒之下可以出孝子,棍棒之下也可能出才子。在棍棒的粗暴压制下,兄妹三人也都考上了大学。
要说他们能考上大学,确实,也有姥爷高压强制的原因,但背后也少不了姥姥的辛苦付出。
姥爷长期严厉的对待,让他们有时也产生了心理阴影,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后来还是这个没文化的妈,开导了他们,让他们自信起来。
姥姥虽然在学习上帮不上他们什么,但是他会鼓励他们好好上学,不要像她一样没有文化,被人瞧不起。
只要他们好好上学,不管多难,她都要供他们完成学业。
他们上学的学费复习资料,上学所有的花费,都是她节衣缩食,拼尽全力挣来的。
秋天她去地里捡秋收遗落的玉米棒子,一大早挑着自己种的菜,去集市卖菜。
一点自留地种上了笤帚糜子,晚上熬夜自己绑笤帚,卖了八百多把笤帚,给他们挣学费。
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姥姥的心。有一年夏天,她到村供销社去买几尺布。
售货员接过她递上的票证一看,哈哈地笑了,说你这不是棉花票吗?她捂着脸,含着眼泪离开了柜台。
回到家里,她躺在炕上哭了半天,一天都没吃饭。第二天,她不哭了,像是发誓一样,以后不管多苦多难,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念好书,不能像她一样,被人嘲笑,再丢没文化人的脸!
人的那种强烈的补偿心理,如果变成一种动力,就会释放出超乎寻常的能量。
三个孩子都上学后,她对孩子的学习特别关心。孩子写作业,不管多晚,她都在旁边陪着。
没有水果,有时候削个萝卜,洗两个西红柿黄瓜,有时候铐个土豆地瓜,也算是给孩子们补充了营养。
她看不懂老师在作业本上的批语,却认识红对号和那个红叉子,知道啥是错啥是对。
看见他们本上全是红对号,她的脸上就像开了花。看见一个红叉子,她就皱眉头。
看见谁有两个红叉子,她就不和他们说话, 看见三个红叉子,她就不吃饭,面对墙壁默默地坐着,也不搭理。
他们都害怕这个不打不骂不怒自威的妈妈,学习都很努力,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姥爷粗暴的分数高压线,就这样把他们一个个都逼成了学霸。
她虽然不会说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她反反复复的就那么一句话:妈妈没念过书,你们要给我念大书!
一个记者让她讲话,她也害怕自己说错话,紧张了半天,后来只说了一句话。
她说,我没念过书,就渴望我的孩子念书成才!培养好这几个孩子,就能补上我人生的那个缺憾。在孩子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不要做出让孩子终生后悔的事情!
就姥姥说的这一句话,得到的掌声远远比姥爷长篇大论,半个小时的演讲,更打动人心,让人更加记忆犹深。
当时姥姥说的这句话,都成了当时的经典。大家都说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竟然能说出这么高深的话,远比那些教授强多了。
也许姥姥也是为了争一口气,姥爷这辈子嫌她没有文化,所以从来都瞧不起她,她就是再难,但是她供出三个大学生,就是她的骄傲跟成就。
姥爷纵然是大学校长又能如何,自己的儿女都不认他,他就算成功,最后还不是落得孤家寡人一个?
但姥爷从来也没有觉得这是他的错。林柔觉得姥爷根本就认为他没错,有时他跟林柔说话,言谈举止对姥姥还是颇多埋怨。他认为家里人对他冷漠,都是姥姥造成的。
都是姥姥教唆三个孩子疏远他,跟他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