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没有骗阎象,换给冀州也是两斛换一斛,也是换了两千斛。
两者相加,皇庄多得约二十四万斤。
张五郎直呼这买卖做得,明年继续。
但最让张祯高兴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新稻种。
去年,陶谦送来六株野生稻谷秧苗,张祯跟泛先、卫成、张五郎讲解了杂交稻谷三系法的原理,在大王庄建了实验田,由他们亲自培育。
三人恨不得日夜守着,授粉、施肥都不假手旁人,精心照管。
秋天收了二百六十三粒种子,皆是颗粒饱满,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今年选了块肥沃的良田,继续实验。
浸种、育秧、移栽,每个流程都分外谨慎。
张祯只要有空,就往大王庄跑,不断补充记起来的现代农业知识。
这一日插完秧,张五郎郑重地向天祈祷,“求神农爷爷保佑,好好生长,多多挂果,无病无灾,秋收万子!”
张祯:“哥哥的诚心,神农爷爷一定能看到。”
卫成心说读书人就是懂得多,赶紧跟着他学,“神农爷爷保佑,多多挂果,秋收万子!”
泛先倒没把希望寄托在神农爷爷身上,踌躇片刻,小声问张祯,“神悦,真能成么?”
为啥小声?
因为他怕声音大了,被田里的秧苗听到,赌气不长。
张祯:“泛叔不必担忧,这技法是正确的,有先贤验证过。”
泛先也不追究那先贤是谁,迟疑道,“就算技法正确,我们也未必做对了。”
如果这种子是张祯培育出来的,他绝不会有任何怀疑。
但不是张祯,是他和卫成、张五郎。
自家人知自家事,没做过,没把握。
其原理也是一知半解,这些秧苗能不能长出更多的种子,他真不敢打包票。
张祯明白他的心理,笑道,“无妨,此次若不成,再来就是。”
她感觉泛先现在就像网课毕业的大学生,外人看着像模像样,其实自己心里没底。
身为专业不精、只会照本宣科的“网课教授”,她也同样心虚。
真想掐着那些秧苗,让它们给个确定的答案。
但她不能表现出来。
泛先眉头舒展开,“神悦说得对,是我急躁了!”
他是泛胜之的后人,理应比其他人更明白,农事急不得。
现在这般着急,大约也是因为所抱希望太大。
神悦说,若是成了,亩产可达七百斤!
七百斤啊!
那是他做梦都不敢梦到的高产。
但是,改良稻种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可能一次就成呢?
——除非神农爷爷听到张五郎和卫成的祷告,亲自看顾。
别说失败一次,失败十次、百次、千次,他都能接受!
只要有一次成功,便是造福后世,功在千秋!
他老迈之身,余生如能做成这件事,死而无憾!
若实在不成,也还有子孙后代!
几人刚从实验田回来,就见李二郎、白四郎、赵六郎等人在庄里等着,恭恭敬敬地见过张祯,随后说要请张五郎宴饮。
“诸位郎君抬爱,我本不该辞,可眼下实在走不开,改日罢。”
张五郎故作为难,苦笑着拒绝。
这些人的宴席,他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
个个揣着八百个心眼子,有话也不好好说,非得让人猜,他没那闲功夫。
李二郎偷看张祯一眼,陪笑道,“五郎君,还请你赏个薄面!”
白四郎也道,“咱们都不是外人,喝会儿酒,听会儿曲,再来几局斗纸将,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