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后拉着吴芳梅,凑近一看,果然如刘嬷嬷说的那样,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问道:“芳梅,这是怎么回事?”
吴芳梅吓得不敢吭声,吞吞吐吐的说道:“太后娘娘,是我自己疏忽,不小心梳错了,麻烦刘嬷嬷帮我改下发髻。”
“奴婢刚被封为采女,对宫中发髻还不太熟悉,劳烦刘嬷嬷了。”
刘嬷嬷赶紧说道:“不麻烦,不麻烦。”
吴芳梅被刘嬷嬷带到了梳妆台前,很快将发髻变成了采女品阶对应的发髻。
她又陪着周太后聊了许久,两人之间的氛围越发亲近。随后,吴芳梅起身准备告辞。
就在这时,周太后从身旁的小几上拿起一个精致的簪子--金藤莲花簪,递到了吴芳梅的手中。
金藤莲花簪,造型典雅,通体由纯金打造,闪烁着温暖而耀眼的光芒。
簪子的头部雕刻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层层叠叠,每一片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花香。
花蕊部分由细小的珍珠串成,晶莹剔透,与金质的花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簪子的中部则是细长的金条,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和藤蔓,寓意着吉祥如意、步步高升。云纹缭绕,藤蔓缠绕,整个设计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和谐之韵。
簪子的尾部则是一个小巧的挂坠,上面镶嵌着一颗圆润的宝石,与金质的簪子相互映衬,更显得高贵典雅。
周太后微笑着对吴芳梅说:“这簪子是我年轻时珍爱之物,今日赠与你,盼你在宫中平安喜乐。”
吴芳梅接过簪子,眼中含泪,哽咽的说道:“谢谢太后娘娘,奴婢定不负您所望。”
周太后温和的说道:“孩子,去吧。”
刘嬷嬷带着吴芳梅离开了殿里,她的步伐稳重而有力,每一步都显示出宫廷中特有的庄重与严谨,就像她的人一样。
在转身前,刘嬷嬷对吴芳梅说:“姑娘聪慧,太后对你颇为赏识,她老人家的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对你的怜惜。姑娘需得明白,在宫中行走,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分寸,更要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双方都好。”
刘嬷嬷的语调温和而深沉,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有着独特的智慧,或者说是后宫生存之道。
吴芳梅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嬷嬷,奴婢知道了。”
刘嬷嬷悄然回到周太后的寝宫,周太后正倚在软垫上,手中拿着那双绣花鞋,眼神却有些飘忽,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刘嬷嬷走近几步,恭敬地行了礼,然后轻声细语地汇报起吴芳梅刚才的表现:“太后,那吴芳梅丫头真是聪慧过人,一点就通,刚才在殿里的表现堪称机智。”
周太后轻轻放下绣花鞋,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漫不经心地问道:“哦?那丫头在殿里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刘嬷嬷详细地描述了吴芳梅在殿里的一举一动,包括她如何机智地回答问题,如何得体地展示自己的心机。周太后听后,点了点头,似乎对吴芳梅的表现颇为满意。
周太后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吴芳梅身上太久,她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皇帝最近都未曾在其他后宫女子中留宿?”
刘嬷嬷一愣,但随即回答道:“回太后,皇上最近一直宿在珍容华的屋子里,其他时间都在乾清宫歇息。”
周太后呵呵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皇帝倒是痴情呀,对那珍容华如此宠爱,估计孙玉儿这个亲娘更着急吧。”
刘嬷嬷知道周太后是在调侃孙太后,便也笑了笑,如实回答道:“孙太后目前未有动作,但想来心中也是焦急的。”
周太后闭了眼,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皇帝年纪也不小了,后宫之中却迟迟未有动静,我这个做嫡母的,也是有些担心啊。”
刘嬷嬷见周太后如此说,便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太后您的意思是……”
周太后睁开眼,笑着说:“既然芳梅那丫头念着我,不管是否有所求,我一把老骨头了,也不在乎什么。难得有人还肯为我做鞋,那就帮帮那丫头吧。”
刘嬷嬷心中了然,知道周太后这是要出手相助吴芳梅了,便连忙应道:“老奴明白了,这就去办。”
说完,刘嬷嬷便退了出去,心中却暗自感叹:这后宫之中,果然是瞬息万变,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吴芳梅,竟然能引起周太后的注意,并得到她的相助?
吴芳梅回到自己的住处,一颗心悬而未决,但她的心里已经有了成算。
自己今日在周太后那里的表现,已经成功引起了太后的注意,并且得到了她的支持,好日子应该不远了。
夜里,赵喜儿来到了吴采女的殿里,那传旨的声音在夜晚的后宫里显得格外悦耳:“吴采女,今夜皇上召您侍寝,后面会有专门的嬷嬷宫女来为您收拾。”
赵喜儿的话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吴芳梅的心房。
她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所有的等待和不安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尽的喜悦。
周太后的支持果然奏效了,自己真的要出头了!
她连忙谢过赵喜儿:“妾身遵旨。”
同殿的其他采女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她们嫉妒得要命,心中暗自咒骂着吴芳梅的好运,但想到吴芳梅即将飞黄腾达,她们又不敢像以前那样得罪她,只好跺了跺脚,愤愤地回到各自的寝宫内去。
很快,有专门的嬷嬷和宫女前来伺候吴芳梅沐浴更衣。
她们细心地为吴芳梅梳理着长发,为她穿上最华美的衣裳,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
夜色渐深,吴芳梅被送到了乾清宫。
她并没有直接被送到皇上的寝宫,而是被安置在了一个偏殿的床榻上。
皇帝正在案台上批阅奏折,吴芳梅独自躺在偏殿的床榻上,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