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即便他咬死对此事不知晓,他这些年暗中也收受了城中富绅豪商好几十万两的银子,同样见不得光呐!
\"济宁参将治下不利,未战先怯,就地免职。\"没有在意面如死灰的济宁知州,年轻天子话语中的肃杀不减,转而将矛头对准了在高台上肃立的武将。
呼。
与神情颓废的文官所不同,此时立于高台下,身着三品官袍的武将却怒目圆睁,表情有些不可思议。
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地方上的武将便以\"世袭\"为主,父死子继代代传承,于军中的影响力和势力外人难以比拟。
自己前些时日虽是剿匪不力,但总比巨野县,嘉祥县那些望风而溃,弃城而逃的\"游兵散勇\"忠勇才是。
天子为何要如此无情?
咣当!
也许是不满自己将主的遭遇,颇有些兔死狐悲的济宁官兵们以及参将麾下的标营亲兵们纷纷握紧了手中兵刃,满脸不忿的看向高台之上的天子。
\"尔等放肆!\"
瞧着周遭哗然一片的济宁官兵,山东巡抚赵彦赶忙上前,将天子护在身后,并朝着不发一语的济宁参将怒目而视。
尽管他内心对于天子未经内阁和吏部,便直接裁撤济宁知州和参将的举动也存在些许迟疑,但这可不是济宁官兵胆敢骚乱的原因。
\"众将士听令!\"
正当局面有些僵持不下的时候,高台之上的黄得功突然大吼一声,旋即抽出了腰间长刀,双眸中满是睥睨。
\"杀!\"
\"杀!\"
\"杀!\"
话音未落,由戍卫左良玉和卢象升等人领头,在场的京营将士以及纵马而立的骑卫们纷纷抽出腰间长刀,恶狠狠的瞧向喧哗声大作的济宁官兵。
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杀气,本是满脸疯癫的济宁官兵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悻悻的放下了手中紧握的腰刀。
他们竟是忘了,眼前这些将士可不是地方上疏于操练的游兵散勇,而是正儿八经,在正面战场击溃了数万叛军的野战精锐。
\"朕知晓,自国朝初年开始,鲁藩便有与衍圣公府联姻的习惯。\"
\"但朕却是没有料到,堂堂泰兴王,却是在丧妻之后,屈尊迎娶了上任济宁参将的私生女,甚至还育有一子一女。\"
\"但什么时候开始,我大明的宗室,也要与地方上的武将联姻了?泰兴王。\"
因为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朱由校这番有诛心的言论瞬间便令得高台上的众人面色大变,而人老成精的山东巡抚赵彦和鲁王朱寿鋐则是目瞪口呆,一个似乎是有些荒谬的念头猛然于脑海中浮现。
难道说,前些时日济宁官兵出城剿匪,后落了个无功而退的下场,也是另有隐情?!
鲁王朱寿鋐越想越是心惊,随后也不顾自己往日最为在乎的仪表,一脚便将自己的王弟踹倒在地。
难怪自己的王弟在正妻病故之后不待朝廷派人前来治丧,便自作主张的自民间迎娶了一名来历有些不明的女子。
原来这其中,竟然还存在着这样复杂的隐情。
一时间,鲁王朱寿鋐眼神变幻不定,连日以来的好心情消失的无影无踪,只觉鲁藩百余年来的好名声,将要彻底败坏在朱寿鋐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