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前半年的改开进程,表面上似乎波澜不惊,可实际上风云暗动思潮翻涌。
一面是国人对改开再无疑问,但对出现的问题,各界都从不同角度,积极提出了多种意见。
改开的第九个年头,走向市场经济必须打破的难关——价格改革问题,已经急需解决。
为了能说清楚,就要简略回顾下,‘价格双轨制’的产生和发展。
价格双轨制,源于1978年;
为逐步缩小,工农业之间的制度“剪刀差”,管理机构,对当时工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了测算。
结果发现:当时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20~30;工业品的价格,高于价值15~20。
为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决定从76年夏粮上市起,粮食统购价提高两成,超购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加五成。
其它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也会逐步提高。
由此,粮食收购价格,就有了统购、超购两种价格;“双轨制”便从此开始。后来,才出现了市场价。
1981年,为解决原油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
参考农村包干的经验,批准石油产量包干额为1亿吨,超过包干数的原油产量,可按国际价格销售。
原油价格,开始出现价格双轨。
1983年,为刺激煤炭增产,煤炭价格,开始实施双轨制。
1984年,为搞活企业,改变生产资料价格管得过死的问题,放开了企业部分产品的销售定价权。
很快,许多中间环节为了牟利,利用企业定价权和市场价的差额,开始疯狂攫取暴利。
1985年,企业定价权的限制被全面放开。
随后,价格双轨制迅速蔓延到所有产品,按市场价销售的比重,很快变得越来越大。
与生产资料的“双轨制”相随,大量生活资料、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也出现了价格“双轨制”。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双轨”,一直持续到1992年以后。农产品的价格“双轨”,持续时间则更长。
与此同时,物价也在不断上涨,到1987年,商品零售物价已经连续3年上涨。
价格“双轨制”对刺激生产,搞活流通,逐步理顺价格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渐进的改革产物。
“双轨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计划外的生产资料,有机会进入市场。
并用市场的调节功能,局部协调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双轨制”像是桥梁,让价格比较平稳的过渡到市场价格。
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对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计划体制外的乡镇企业,理论上,是不可能拿到计划内的生产资料。
据统计,双轨制每年带来的各种价差,达到两千到五千亿元。
一时间,各种官到、私到疯狂钻营,短期内聚敛巨额财富,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为解决价格改革引发的问题,各方积极提出多种意见和建议。
不过,一个基本共识已经形成,那就是: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不能回避;
价格改革的实现,即市场定价制度的实现,是企业改革的归宿,而不仅是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制度本身的改造,即财产关系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