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政通人和,铁花献瑞!”
“二打,天降百福,神州同乐!”
“三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打,平安健康,福寿延年!”
“五打,前程似锦,龙腾九天!”
“六打,一顺百顺,万事如意!”
“七打,财源滚滚,金玉满堂!”
“八打,吉星高照,天地同晖!”
“九打,日月长明,华夏昌盛!”
“十打,天下大同,国泰民安!”
随着“铁花”的不断绽放,所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看得如痴如醉,呆呆怔神。
太震撼了!
每一次的铁花绽放,都像是在现场下起了一场星雨,气势磅礴,绚烂至极,宛若置身在一场梦幻的图卷当中,让人身处渺小之意。
何为盛世?
这就是盛世!
舞台上的顾知书和绿袍老者也是看得入了神,等打铁花的表演完毕,那名绿袍老者才后知后觉,呢喃道:“精彩,精彩,在下当年也只在临安亲眼目睹过此等技艺,但,后生,似乎有点不对吧?”
“老先生请讲。”
“若在下没有记错,这打铁花是我北宋一朝才诞生的事物,如何能在唐朝的长安,就有此表演呢?”
对哦!
经过这位绿袍老者的提醒,观众们才从震撼的演出中缓过神来。
的确,有字幕提醒,打铁花的表演是始于北宋,那唐朝的长安城,应该是没这种表演才是。
为什么要在长安的元宵夜里,安排这么一个表演项目呢?
顾知书微微一笑,朝绿袍老者作揖道:“老先生说得没错,这打铁花的确并非唐朝长安所有之物,只是,今夜我们搭建的长安城,并非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
“哦?那所依何物?”
“是一首词,是依据一首古人所写的词来搭建的场景。”
“那首词是?”
“《青玉案·元夕》,正是老先生您自己所写的词啊。”
绿袍老者闻言,愣在了当场。
镜头推到了这位演员的脸上,能清楚看见,一抹晶莹的泪光,开始在老者的眼眶里打转。
这演技!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精心设置的表演,无论顾知书还是绿袍老者,都在演出剧本上的内容。
但老戏骨的价值,就在于明明让你知道是在看剧本,依然能把你感动得一塌糊涂。
至少从这名演员的泪水之中,观众们就能瞬间读懂这个叫“辛弃疾”的老人,在八百多年后的现代社会,看见自己的心血之作被后人引用时,内心是何等地心潮澎湃。
“《青玉案》、《青玉案》,难怪,难怪我竟对这里,有如此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见过……”
突然,他脸上转泣为笑,有点兴奋地上前两步,握住了顾知书的双手。
“后生,你是说,老夫写的《青玉案》,在八百年后的朝代,还在被人们传颂?”
“是,经久不衰,百世流芳!”
“好,好,好,太好了……”
绿袍老者仿佛陷入到回忆之中,喃喃自语。
忽然他抬起头来,看向顾知书,问道:“那后生你也会念《青玉案·元夕》?”
“自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