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父在的时候,李家是特意请的夫子来家里给李穆开蒙。
李母陪李穆上课着耳濡目染的,也识字了,打理书肆不在话下。
李母打开抽屉,里面还有散钱和账本,李母打来水把书柜都擦一擦,地板上用扫把扫干净。
就等着客人上门了,一大早起床就过来了,还没吃早饭呢,李母有点饿了,
想着今天是赶集日,客人比较多,现在称客人还没来,自己可以去买个早饭吃,隔壁就是卖包子的。
李母站在门口看着包子铺生意不错,买辣椒炒肉包子和肉饼的挺多的,不过李母嫌肉饼是有点油腻了。
“娘子,来一个辣椒炒肉包子,一个蘑菇肉酱包子”。
李母看着旁边的牌子上写了价格的,这样挺好,客人不用问,老板也不用说这么多话了。
掏出三文钱给了秦叶儿。
“好嘞”。
秦叶儿麻利的把钱收下,包好两个包子出来,李母接着包子,刚想转身,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东西,梅花簪子。
李母拿着包子愣在原地,直到后面的客人挤过来。
“这位大姐让一下,我要买包子”。
一位后生站在后面被挡住了,不得不开口叫李母。
“不好意思”。
李母赶紧让开,来到书肆门口,打量了一下秦叶儿,这肚子都快要生了。
难道她就是儿子的心上人吗,可是她是个孕妇呀,几个月之前儿子还不认识她。
她如果是一个有夫之妇,为什么还要接送儿子的发簪或者说,这位娘子头上的发簪不是儿子送的,是自己买的?。
这下轮到李母心不在焉,心神不宁了,李母拿着两个包子,有种咽不下去的感觉。
回到书肆,李母喝了水,心里冷静下来,把包子吃了下去。
“希望是我想多了吧”。
李母自言自语的安慰着自己。
这一天下来,客人在还好一 x些,自己不会想到这件事。
客人走了,李母不由自主又想到这件事。,恨不得飞到开福寺去找儿子问个清楚。
李母心情重重的回了家,晚上,自己煮了面条吃,边吃面边在想。
自己上一次看见儿子在吃饭,那个饭一看就知道不是饭店买的,莫不是今天那个娘子做的饭?
李母晚上也失眠了,第二天,又去买包子吃,这天并不是赶集日,是赵大哥夫妻俩在。
“老板,来两个蘑菇肉酱包”。
李母揉了揉眼睛,自己好像还没睡醒一样。
“大娘,您是李公子的娘吧,我家小丫说李公子不在,是一位奶奶在”。
昨天小丫去找李公子就发现李公子不在,和赵大嫂说了,赵大嫂以为李公子只是一天不在。
没想到今天也是这位大娘在。
“是啊,我儿子去开福寺吃斋念佛今天,静静心,他明年要参加科举,也是为了自己以后能有个好前程”。
李母顺势坐下来准备和赵大嫂聊聊天,探一探秦叶儿的事。
“是嘛,哎呀,没想到李公子是这么有才华的公子,那我家小丫还真是有福气,能得到李公子的启蒙”。
赵大嫂连忙端来包子给李母。
“穆儿和我说了,说小丫又聪明又懂事,有小丫,正好他也可以解解闷,不然连个说话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