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笑了:“行,你这小子,今天要是真赶到好货,可别食言啊。”
两人各拿起工具,向海边走去。海水已经开始退潮,露出了满是海草和石块的滩涂。
李三拿起一只铁叉开始翻动海草,寻找藏在下面的海货。老张头则是一边挖沙,一边和李三聊天。
“李三,你看这年头,海边这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活,咱们这手艺以后怕是要失传了。”老张头叹气说。
“那倒不至于,我看现在有不少城里人对这个还挺感兴趣的,咱们可以教教他们。”李三边说边抬起铁叉,从海草丛中挑起一只肥美的海螺。
“对,教教他们,让他们知道这海里的每一份收获都不容易。”老张头点头说着,他挖出了一只大螃蟹,高兴地笑了。
时间慢慢流逝,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天空,海边的风也越来越大。两人各自收获颇丰,篮子里都装了不少海货。
“怎么样,张大爷,今天的收获还满意吗?”李三笑着问。
老张头看了看自己的篮子,然后看了看李三的,“还可以,今天算你运气好,看来晚上的酒能喝成了。”
两人收拾好工具,拎起沉甸甸的篮子,一起向村子走去。
一路上,他们聊着天,笑着谈论着未来可能会更多的机会。尽管时代变迁,但他们对大海的依赖和热爱丝毫未减。李三和老张头,这对老友,依旧在他们的小村边,与大海共舞,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哦,早来晚来,运气好的话,海里总归是有货的。”老张头说着,放下篮子,蹲下来检查自己的渔具。
“对对,我看潮水今天退得也早,可能有好东西等着呢。”李三说着,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帽檐,目光扫过不远处涨潮后留下的水坑。
两人就这样一边说话一边开始了各自的赶海工作。老张头是这片海边的老人,对这一带的海域了如指掌。李三虽然年纪比老张头小不少,但在海边也混了好几年,对赶海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张大爷,您说这海里,啥最难捉?”李三随手拿起一个海螺,放在篮子里,好奇地问。
老张头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了看李三,笑了笑说:“海里的东西多了去了,难捉的也不少。比如那沙蚕,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就溜走了。”
“哈,那倒是。”李三笑着回答,然后又说,“我觉得那海参也挺难的,藏得好,一不留神就看不到。”
“海参啊,那是得细心。不过我觉得最难的还是那海鳗,整个一滑子,捉着它就像捉影子。”老张头说着,仿佛回忆起了过去捉海鳗的种种经历。
“海鳗啊,我倒是很少遇见。”李三有些遗憾地说。
“遇到了也难捉,需要点技巧和运气。”老张头教导道,“你要是想试试,下次我带你去我知道的一个地方,那里偶尔能遇到。”
“那太好了,张大爷。”李三一听这话,眼睛一亮,“您就多传传经给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海里的事,时间悄然流逝。阳光逐渐升高,海面开始闪着金光。
“张大爷,您这篮子今天怎么样了?”李三问,目光扫过老张头的篮子。
“还行,有几个螃蟹,几个海螺,你那边呢?”老张头也回望向李三的方向。
“差不多,海螺多些,螃蟹倒是没您捉的多。”李三笑着回答。
“这东西看天吃饭的,运气好时多捉些,不好时就少捉些。”老张头的声音里充满了哲理。
“说得是。”李三点头。
这时,远处有几个小孩子在海边玩耍,欢声笑语飘过来。老张头看着他们,眼中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意。“看那些孩子,真让人羡慕啊,年轻真好。”
“是啊,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李三也回头望了望,“张大爷,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来海边玩?”
“那倒不是,我是后来才开始赶海的。年轻的时候在城里忙着挣钱,后来觉得还是回老家舒坦,就开始学赶海了。”老张头的话带着一点回忆的味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嘛,不过您现在看起来挺享受的。”李三笑着说。
“是啊,这海边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自在。”老张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眼神深远。
两人继续忙碌着,阳光已经高挂,海风带着咸湿的味道更加清新。天空中的海鸥偶尔掠过,发出长鸣,为这宁静的海岸线增添了几分生气。
“它要去哪儿?”萧宇辰心中疑惑,迅速跟上小海豚的脚步。小海豚游动的速度很快,似乎有一种急切的感觉,这让萧宇辰更加担心。沿途的海水变得越来越清澈,阳光透过水面投射下来,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光线,但萧宇辰无暇欣赏这些美景,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小海豚的身上。
“小海豚,你到底要带我去哪里?”萧宇辰忍不住出声问道,虽然知道小海豚听不懂,但他还是希望能从它的行为中得到些许线索。
小海豚没有回应,只是继续向前游动。突然,萧宇辰发现前方的海底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他心中一惊,难道那里有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