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为大唐皇帝的堂叔支持,此后几年间李润逐步获得了一定的威望,手下肯特、娑陵、龟林三大部落的首领也纷纷表示愿意向他效忠。
另一边,大唐皇帝李璘接到了北方卜贡部落叛乱的消息,这群不听教化的野蛮人出生东胡族,自称不里牙,信仰长生天。
不过万人的小部落掀不起什么风浪,李璘将奏折往旁边一扔。
“这种小事还用上报吗?”
“让北山总督自行处理!”
“是!”
臣子战战兢兢的退下。
李璘斜靠在软椅上,因为疲惫而揉戳着自己的眼睛。
自年幼登基至今已经是三十五年的光阴,皇帝之位不好坐啊。
他也想放松放松,于是让人喊来了自己的后妃们,一番翻云覆雨后,没多久皇后与好妃就相继被诊断出怀有身孕。
呵呵!
李璘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这说明他还年富力强嘛!、
九月后,好妃先产下一子,取名李献明。
随后皇后也诞下一子,起名李洛。
虽都是皇子,皇后所生和普通嫔妃所生终究不同,从名字中的寄望就能够看得出来。
咸平36年,李璘将自己的三女月公主许给了来自天竺的国王毕里,随后又让四子与休屠王女订亲以巩固西北的安宁。
对于李璘来说几十年的皇帝生活已经是十分的平淡,每天都是处理朝政,闲暇时便宴请大臣,以及与后妃玩乐,有时候真的是很无聊啊。
所以他终于有一天,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微服私访!
在密卫的安排下,他的行程从开封到江南,再到荆襄沿长江往上,最终抵达唐旧都——长安。
之前没能迁都长安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后来没有迁都长安是因为大唐以开封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上百年,实在没有必要费心迁都。
李璘是在开封长大的,回到这个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他的心中感慨万千,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长安已不复往日的繁华,现如今最繁华的都市当属新都开封!
“陛下,陛下,好消息!”
没想到他抵达长安的第一天竟接到了从开封传来的喜讯。
李璘那长子李肃明结婚数年一连生下了五个女儿,竟然没有一个儿子,这下好了,让小他十一岁的三弟李谊抢了先,为李璘,也是大唐皇室生下第一个长孙。
“好,好啊!”李璘很高兴,当即为为这个小婴儿取了给予厚望的名字,李传璟!
然而消息传到安南王兼皇太子李肃明耳朵里时他暴跳如雷气的不行,因为这李谊与他一样同为皇后所出,实乃他继承帝位最大的竞争对手,虽说父皇早就立他为皇太子,但他至今未有一子,万一。。。万一有什么变数呢?
太子妃藤原汀闻讯赶来。
“太子何故忧心?谊王虽抢先一步有了父皇的长孙,但你才是他的长子啊,更何况你才二十有八,陛下四十多岁还能为你生下幼弟,殿下难道就不行么?”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于人。
此后又过了三年,同样是耕耘,李肃明非常努力最后得到了三个女儿,李谊则简简单单就收获了第二个儿子,作为安南王的李肃明需要长年待在安南管辖这边的事物,而他的好二弟却因着居住在开封的缘故与父皇走得很近,后来干脆授了官职让他长久住于宫中,并将长孙李传璟带在身边抚养,授予最好的老师!
李肃明顿感危机。
“不行,不行”
“我要回京,我要回京!”
咸平四十年。
别说,李璘还真动了类似的念头,所以他拒绝了太子要回京的请求,并派遣一名大臣前去盯着他,
当然,让他有这种念头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李肃明没有儿子,而是他在安南的所作所为,实在难堪大任!
只是这种弹劾还需要证据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