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与亲兵围在殿外,而朱旋蓬头垢面毫无皇帝风范。
“当年设计坑杀我父亲时可想过有今天?”
李希调查过开封驿馆大火,最终种种迹象都表明是朱旋做的!
对于杀死自己父亲的仇人,李希绝对不会轻饶。
“来人啊,将逆贼朱旋入大牢。”
打败朱旋后,李希掌控了帝国的中心地带,旋即以李唐皇室的名义在开封称帝,重新恢复大唐国号,改国号为唐兴!
此诏一出,天下诸侯还是有人买李唐皇室的账,毕竟大唐威名赫赫,国亡不过三四十年,还是有人记得和忠诚的。
因此称帝的李希很快就接手原本梁的底盘,梁朝封的那些个王侯刺史们根本不介意换一个主子,纷纷改为效忠李希,反正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土皇帝。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独立于梁朝之外的诸侯也纷纷向李希递交奏书,表示他们心向大唐,愿意效忠。
而就在与朱旋对峙的过程中,李希的次子李丰安被算出是紫微星临,天生聪明,未来必成大器。
正如算命先生所说,李丰安给他带来了好运,成年后的能力点数也远超哥哥李延,虽然都是嫡子,但李希在称帝后力排众议将这个次子封为皇太子。
按理说作为嫡长子的李延当然会心生不满,不过他本身是个和善的人,对尔虞我诈的皇位没有兴趣,只希望做一个闲散王爷。
在位第1年,李希主要做的就是稳固朝局,让那些试图造反的乱臣贼子们,收起自己的野心,让天下再次牢牢掌握在他们李家手上!
这时不愿臣服的合浦节度使突然向李希宣战,大军兵临桂州,他立即调集四万大军南下与征讨合浦叛军。
然而不久之后,蠢蠢欲动的陈许节度使也向李希发难。
刚刚重建的大唐再次陷入风雨飘摇。
陈许距离都城很近,更恐怖的是,反贼还说服了周围的几个节度使,集结八万大军进攻皇城。
皇帝不好当啊,李希立即下令大军回援平叛,但4万与8万,气势上就落了不少,于是他立即向周围的节度使、藩王发放勤王诏书,幸运的是不久,三地藩王和四地节度使都响应了勤王诏书,率军前往开封救援。
这场战争又足足打了两年多,终于大军攻破许州,在围城中抓到了叛乱的陈许节度使洪叔俭。
唐兴四年八月。
李希收复陈许、京兆等地,长安又回到了他的手中可惜那里距离其他不愿臣服的反贼太近,暂时无法让大唐还于旧都。
为了加强对领地的控制,李希让自己的长子李延出任河阳观察使,四弟李景送到临颖当县令,五弟李祐前往长安任京兆观察使,削兵权,设民州。
一切安排妥当,大军第2次南下,希望这一次能打败合浦的叛军。
三个月后大军抵达桂州,数次大破敌军,捷报传来不久,李希登基后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他亲自为这个儿子取名为李绍,希望能早日克定中原,再创大唐盛世!
李希也没想到这场战争会经历这么久,足足打了三年,最终双方谁也没能拿下谁,百姓困苦不堪,于是他决定先休战,养一段时间的经济。
唐兴七年十月,李希迎来了他的长孙和长孙女,这是一对龙凤胎,长得特别可爱。
但是他高兴不起来,因为北方边境冲突不断,不仅是蠢蠢欲动的晋国,更有契丹人在那虎视眈眈。
为了换取边境的和平,李希在深思熟虑后提出将妹妹妙慧远嫁契丹,通过联姻确定两国的同盟关系。
使者出使契丹已经一年,终于他带了好消息,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机愿意与大唐联谊,并且愿意将自己大妃的位置交给大唐皇帝的妹妹,以结盟好。
于是次年二月,安和公主李妙慧远嫁契丹
到了三月份,草长莺飞。
李希治下的大唐帝国终于平定了控制区域内的战乱,从黄巢起义到朱温篡唐,再是后来的诸侯混战,百姓们早就苦不堪言,但现在他们等到了一段安定的日子。
至少在李希控制的区域内。
只是不知道这样安定的生活能够持续多久?
将满五十岁的李希能否让大唐的统治顺利的延续下去?
在这个平行的世界,一切都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