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去通报县令!”
城门守卫分成两拨,一拨人匆忙前去通知县令,另一拨人赶紧下来迎接喊门的济阴王李祝。
“王爷,王爷!”
“是小的有眼无珠,还请王爷恕罪!”
之前喊话关门那人满头大汗,带着一群人齐齐刷刷跪倒在李祝面前。
李祝马鞭一甩。
冷声问道。
“你们有多少人?”
“啊?”
城门校尉一时没反应过来。
随后回答。
“五十有二。”
52?
有些少啊。
“城中可有驻军?”
“有。”
“人数几何?”
“三百八十左右。”
“好!”李祝将一枚印信扔给那城门校尉,“即刻将驻军调来,本王有用!”
校尉不敢不从,赶紧拱手称是。
另一边,士卒冲进县衙。
“明府何在?”
“明府何在?”
沛县县丞见状怒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士卒一看赶忙拱手:“大事,是大事!还请少府立即向明府禀报,济阴王来了!”
“什么!?”
县丞一听也慌了。
小小沛县何时来过王爷这等大人物!
济阴王来的快,走得也快,调空了县内380名士卒,只留下王妃庞氏。
“什么情况啊这是。”
时任沛县县令姓张,既不是梁帝的人,和济阴王李祝的关系也不深,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济阴王妃出身沛县。
张县令心情忐忑地接待了王妃,希望从王妃那里打探出什么,然而王妃缄口不言,直到自己父亲来了才透露了些许消息。
原来济阴王在过来沛县的路上遭遇了盗匪,王爷调兵是为了去剿匪。
闻言,张县令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才想起来这事儿发生在沛县境内,他也是有责任的。
赶紧怒斥道。
“何人那么大胆子竟敢袭击王爷!”
另一边,李祝率军绞杀了大部分黑衣人,可惜从他们身上搜不到任何证据,但即使如此李祝也是相当的确定,这些人的出现不是偶然。
这是一场刺杀!
背后的主谋是谁?
皇帝?
李祝不清楚,但这件事给他提了个醒。
还是有人想要他的小命。
回到沛县,李祝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和当地官员以及自己的岳父推杯换盏。
张县令和岳父对此事都很关心,但李祝绝口不提刺杀一事,只道是盗贼作乱,让张县令严厉打击境内匪徒。
“是是”
张县令擦着额头渗出的汗珠向李祝保证。
“请王爷放心,明日我就派人扫清境内匪患。”
在沛县待了五天,李祝再也不敢拿自己的安危开玩笑,之后他无论去哪,身边都至少跟着二十名护卫,如果离开城区,护卫人数更多!
自杀失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主谋的耳朵里,他用力拍打桌子表达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