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刚念完一句,底下的众人早就笑了起来。
王熙凤夸张地趴在秦可卿的身上,笑道:“哎呦呦,这环兄弟写诗,还真是……怎么说呢,还真是通俗易懂。”
王夫人看似面无表情,但眼角却带着笑意。
果然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这写出的诗和宝玉的比起来,简直是不堪入目。
贾宝玉也是开怀大笑,对着身边的林黛玉说道:“这老三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
三春倒是没笑,而是有些担忧地看着贾环。
贾政此刻的脸都快黑了,她们真害怕贾政会火上心头,不顾一切要打贾环一顿。
三弟(哥)也真是,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像上次一样,这种诗可不兴在这种场合写啊。
黛玉同样没笑,而是将刚才的两句又在心中念了一遍。
这次的诗句虽和上次的“一片一片又一片”有些相似,但其所摊开的意境却不是上次可以比拟的。
现在她还不想妄下定论,还需听完下两句才能判定出这是好诗还是歹诗。
贾政强忍着内心想要打人的冲动,接着念道:“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念完这首,贾政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这看似是一首打油诗,但与贾环上一次写的相比,明显意境更加悠远。
全诗看似浅显,但这些数字堆砌并没有累赘之嫌,并且将雪花和梅花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以虚入实,以静为动,再加上这首诗来自一名稚童之口,可以说写的不算差,和宝玉呕心沥血的著作相比,也是不分伯仲。
贾政一时难以抉择,所以一言不语,站在原地沉思起来。
众人屏息凝神,心中奇怪。
以王夫人为首的则在想,老爷怎么还不动怒,这首诗明显看上去就不如宝玉那首用词优美。
贾环的诗全篇下来,没有一个高级词汇,在她们这些不懂诗的看来,那真是路边的狗屎。
老爷见到狗屎不动怒,简直太奇怪了。
而黛玉却不以为然。
要知道诗词歌赋首先讲究的就不是遣词造句,重要的是一个“合适”。
大道至简,诗歌一道同样如此,诗词从一开始就讲究用简练的语言描绘深远的意境。
古人写诗都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后人在那写诗,抓耳挠腮,用词还考究个出处,本就落了下乘。
在黛玉看来,宝玉的那首用词虽好但却不如贾环的这首打油诗。
贾环可不是黛玉,让他抄抄诗还行,哪里懂什么好坏,就因这首诗是郑板桥写的,所以他以为还算不错,觉得应该能将贾政糊弄过去。
谁知贾政在那一言不发,这可让贾环的心里却没底了。
难道这首诗不好?
要是让他老子不满意,那年后可是出不了府,他精心酝酿的计划就全白费了。
想到这,贾环也是轰出去了,说道:“父亲大人要是不满意,儿子还有一首。”
说着,他也不理会众人的震惊,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拿起一旁的毛笔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贾政只是在考虑,这第一名是给宝玉好呢,还是给他这个小儿子好呢,谁知贾环突然来这么一出,让他惊讶万分。
不是,你还能写?你告诉我这叫灵感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