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下午米小麦就接到了赵爸爸的电话,赵爸爸托人打听的也挺详细的,并且主要说了一下, 方旭和他亲妈的矛盾。
听到赵爸爸的话,米小麦放心了不少。这个叫方旭的,虽然是有些心眼哦不对,应该是有些腹黑,但是人品还是可以的。
并且对他姐也不错,要不然他姐也不能说是两个人,没认识多长时间就要把人往家里领。
你小麦回去和米爸米妈说了这个事儿,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养儿一百长忧九十九,说实在米粒是这些孩子里最省心的,小时候米老太太帮着照顾,大了就开始帮他们带小的。
从上学到生活他们真没费什么心,就连工作都是老闺女的关系找的。他们做父母的也就是供孩子一口饭饿不死而已。
星期天下午就要回去,要不然明天还要起早。所以米爸和米妈放下一个心思,开始给两个孩子收拾回去带的东西。
主要是园子里的菜,还有酱和咸菜什么的。城里的小院是好,但是那元正巴掌块的地方种个葱姜蒜也就是了。
想让种菜供自己吃,那是做梦呢。
回来时大包小包,回去时也大包小包,那是一点空都没落。
不过好在米小麦只要回村,到了村口就是有人接的,保护嘛,当然要到位了。
所以名义上叫着姨姨和姨夫的两个人,各骑着一个自行车,跟来送人的米建军和米妈两口子说了几句话。
接着米小米和米小麦就往镇里去。
姨夫叫杨力领着供销社采购的名头,上哪儿都比较自由。对外就说两人没孩子,把小米和小麦当亲闺女看。
回到镇里,旁边院的老太太又坐在门口拿鞋底子,看到几人回来,赶紧搭话。“小石两口子就是去接孩子了。”
“刘大妈,嗯,那今天不是礼拜天吗?这还拿鞋底子呢。”李慧赶紧就跟着回话。
“可不咋的,俺家这几个小子没一个省心的,那鞋都跟用牙啃了似的,几天就一双。”刘大妈状是埋怨的说。
“那行,你忙着活我们这还有事儿,就不和你聊了。”慧姨根本就不愿意搭理这老太太,但奈何两家门对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他是想回家,但老太太不放过他们。“会啊,不是我说你这羊肉贴不到狗肉身上,你可长点心吧,别对谁都实心实意的。
再说真想要个养老的孩,也得收养个男孩啊!这女孩有啥用?长大了供出去了。结婚都带到婆家了,你一点光都借不到。”
虽然他们关系是假的,但是让这么个老太太,阴阳怪气的心里也不舒服。再说了,能来这保护她的一定也是东北人,要不然融入不进来。
所以会议也有东北人固有的直脾气,这不张嘴直接就怼了过去。“哎哟,大妈你可说对了可不咋滴,我就没有你这福气养了4个儿子。”
老太太听他这么一说,下巴都抬起来了,那得意劲儿就不用说了,他可是他们家的功臣。
“不过这孩子呀,生了也得养,养了也得教啊。你看看你家十几口人吃饭,就两个人挣钱花。
这可不行啊,剩下那两个儿子,不给你这当妈的养老就算了还得让哥哥养着,这和废物也没啥区别了吧!
你娶那俩儿媳妇给你生了好几个孙子,咋就没一个像样的呢?听我家闺女说次次在学校考倒数第一。成绩倒是挺稳定的。
大妈,你没领他们去医院看看呢,虽然这智商不够,不是啥大毛病,但也是缺点不是。还是赶紧起早治疗吧,别给孩子耽误了。”
说完也不管她,推着自行车就直接进院子了,把院门哐当一关。
等到老太太反应过来气的捂着胸口直喘,刚想张口要骂人,又想到这女人在供销社当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