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村里没什么大变化,除了来来去去的知青们,就是他们这里开了药材收购点。
由镇里医院的人下来销售采购和炮制药材。村民们采摘完了送到收购点多少也能得个进项。
夏天就是这么样,蝉鸣鸟叫的炎热的很。正在院子里捕鱼网的米妈和磨刀的米爸唠着闲嗑,就听见院门处传来了喊声。
“爸妈我回来了。”米莉背着挎包,手里拿了个网兜子,头上两个大辫子流光水滑的。
米妈抬头一看是大闺女,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站起来在围裙上蹭了一下手。走过去接过姑娘手里的网兜。
“这次你值班的时间可是长了,放假能多放两天不?”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东西放下,顺手舀了一瓢水倒入洗脸盆里。
“瞧这汗不流水的,赶紧洗一洗。建军,你去后院摘几根黄瓜。”你妈不光自己忙活着也吩咐米建军跟着忙活。
两年前姐两个毕业,米仓直接就跟着部队当兵去了,米莉得到了铁路部招工的信息,现在是火车的乘务员。
米建军家一下子有两口人吃公家粮了,轰动了整个村儿。当时要不是米小麦看得紧,他哥米仓差点都被知青给算计了。
也是因为这件事儿,村里和知青更是划开界限了,基本上都不怎么来往。
“妈,你不用管我,网兜里的肉你赶紧拿出来腌上,这天走这一路我都怕臭了。”米粒就着脸盆里的水洗了洗脸和手。
“行,我知道了一会儿就炖上,炖完了给你奶端过去点,你也过去看一看你爷你奶,这两天总叨咕你和你小弟。”
米妈直接把肉拿出来,在盆里放了点水,把肉放进去。
“黄瓜这是的,也有两个熟了,你直接都给洗了。”米爸出来哥手里拿了三四根黄瓜,还有两个西红柿。
“我吃根黄瓜就行,柿子等到小麦和小米回来吃。”米粒不舍得抠妹妹的零嘴。
“对了妈,我哥来信了,在我包里呢,我给你拿。”米粒擦完脸,就把放在凳子上的包拿起来,掏出一封信。
米妈在围裙上蹭了蹭湿漉漉的手,赶紧去接过信打开。自己大略的看了一遍,又把信交给了米建国。
“米粒一会儿你去的时候把信也带过去,让你爷你奶看看。”你妈边收拾着做饭边交代着。
米粒点头回答,“妈,我知道了。小麦小米这几天怎么样?没有惹祸吧!”
“这几天挺消停的,说是要考试了,马上放暑假了,小米这几天都知道回来写作业了。”
听米妈这么一说,米莉忽然反应过来。“妈他俩再开学是不上初中了?”
“嗯呢,小麦就不用说了,啥事儿都不用操心。小米虽然成绩没有小麦好,但在她班也是第二三名,考个初中没问题。”
米粒:“那米穗呢,能考上吗?”
“也差不多。这半年小米和小麦给她补课成绩也提上来不少。哎,你大娘就是操心的命。听说米苗来电报了,说是怀孕了。”
米粒听到她妈这么说也高兴,“终于怀孕了,这下我大娘可是心里踏实了。”
不得不感叹这就是缘分,去年年前的时候,小麦就研制出一款退烧药,由于她还写了一张西药配方。但是没有实验结果吴副院长就又过来了一趟。
也是这次过来正好看到帮着熬药的米苗,吴副院长一下就看中了含羞带怯的小姑娘,相处了两天。就和米建军说了这事。
米家人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有些大。谁知道一向怯懦的米苗,就个站出来同意了这件事。
最后大伯娘,米妈还有米大姑和米苗好好谈了一谈,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吴副院长的老父亲还特意打了个电话过来。
然后邮寄了两个超大的包裹,米苗的婚事可以说在屯子里算是相当轰动了,吴副院长把面子做得足足的,结婚的聘礼是三转一响外加388块钱。
其他的布料什么都是一副院长的老父亲寄来的。
“可不是咋的,好像是秋天,9月份的月子。你说那阵儿还在秋收呢?你大哥还要领对象回来结婚,你大娘一个人拜成仨都不够用了。”
米妈就是想和女儿唠唠嗑,聊聊家常。
“妈,我们回来了。”米小米的声音老远就传了过来。
米妈放下手里的活就往大门口走。“回来就回来,你喊啥喊,多大的姑娘了?一点稳当样都没有。”
米小米吐了吐舌头,拽着米小麦就往院里走,看到她大姐嗷的一下就扑过去。
她这一扑姐俩都撞到了墙上。
米妈快走两步,把姐俩都扶起来。上米小米的后背上就拍了两巴掌。“让你作死,一天慌慌张张的,别把你大姐撞坏了,过两天再耽误上班。”
米妈不是心疼姑娘上不了班挣不了钱,而是怕不好好上班再让人给顶替了。现在对于他们老农来说,找个铁饭碗是多难的事儿啊。
他们家米粒可是这十里八乡的头一份。
“姐,你啥时候回来的?这次回来能待几天?”米小麦拽着他姐的衣袖问。
“我也刚回来。”米莉伸手摸了摸两个妹妹的头。“听妈说快考试了?”
“嗯,听老师说是下个星期,不过没啥问题,你们都不用跟着担心。”
米小麦丝毫不在意,转过身去拿着洗脸盆打水要洗脸。天这么热走这一路回来脸上都要晒冒油了。
“我们回来就看你和妈唠嗑说啥呢。”米小麦好奇的又问。
“说大伯家的事儿呢,大哥秋天要结婚,大姐怀孕了,秋天生再加上秋收大伯娘现在就开始上火。”
米小麦想了想,“其实这事也好解决,大姐没婆婆,是一定要去伺候月子,但大伯娘又走不开,不行就花点钱雇一下大姑家的两个姐姐。”
“净瞎说,两个没结过婚的孩子,能伺候好月子吗?”米妈不赞同。
“妈,伺候月子有啥,不就是做饭洗涮啥的吗?有啥伺候不好的。这样既能解决大伯家人手不够,又能看看能不能给俩姐姐搁那边找两个对象。不比将来下地挣工分强。”米小麦拿过她姐递来的手巾,边擦脸边说。
她的话让米妈一下愣住了,在那里细想了一下,拍了一下大腿。“你还别说真是个办法。李燕儿姐俩干活细作没有不让人放心的。你大姑那,要是真能给燕儿姐俩找个好对象,更是得千恩万谢。”
“可不是吗他俩都是读书识字的,真在地里刨食过一辈子也可惜。”米建军也觉得这个办法行。
“娟儿晚上给妈送菜,你也跟着去跟妈和大嫂说一声,看看他们啥想法,要是同意再和大姐说。”米建军跟米妈商量的。
“对了,我来回还有一件事。”米粒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赶紧和她妈说。
“啥事啊!”
“我们铁路那边招临时工,要男的小学毕业的。我拿回来几张报名表,到时候问问我大姑和我大伯家。不过都是临时工,工资和福利跟我是没法比的。就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上。”
米粒的话一落被她妈就拍了一巴掌,“还能不能看一下,过年的时候谁家找个工作不是祖坟上冒青烟。有啥看不上的?城里粮店扛大包都有八百个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