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很不走运,两颗不知道是谁发射的200毫米穿甲高爆弹一前一后,分别命中了舰首和舰中甲板。
其中一发200毫米穿甲高爆弹在穿过舰首甲板之后直接在舰首下方的鱼雷室爆炸,将八枚356毫米的压缩空气鱼雷引爆。
八枚鱼雷三百多斤的装药加上200毫米炮弹的爆炸威力,直接将肥前号的舰首水线下部撕开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大洞,汹涌的海水灌入舰体内部,突然增大的阻力让这艘正在高速冲击的军舰整个翘起来屁股。
而另一发200毫米炮弹则是直接在船底炸出来一个一人多宽的大口子。
舰尾落回海里的时候,数十吨海水迅速涌入底舱,将底舱的动力舱淹没。
受损的蒸汽管道喷射出的高温蒸汽几乎是一瞬间便把动力舱的二十多个水手给蒸熟了。
肥前号的锅炉熄灭,动力消失,只能靠着惯性前进。
到这里为止,肥前号整个失去了战斗能力。
水师主力舰编队没有继续攻击这艘注定要沉没的舰艇,而是向它身边的日向号和前台号集火。
拿下第一个战果的水师官兵很是兴奋,越打越起劲。
很快第二个战果出现。
两发来自巨龟号和巨鲸号的主炮炮弹在前台号右舷不到五米的海水当中爆炸,形成了近失弹。
如果是皮糙肉厚的铁甲舰和穹甲巡洋舰,这种近失弹的威胁算不上大,水下装甲带完全可以硬扛一下。
毕竟水师舰炮炮弹装填的炸药威力有限,隔着五米的海水想要直接给铁甲舰造成重创十分困难。
但是倭国人的防护巡洋舰偷工减料的厉害,前台号的水下装甲只有可怜的两百毫米不到,根本扛不住海水传递的炮弹爆炸产生的力量。
“轰轰!”
两条水柱还未落下,前台号的右舷水下便出现了两条横向裂口。
裂口不宽,只有二三十公分。
如果损管到位,及时封闭底舱舱室,并不会影响舰艇的正常行动。
但好死不死,也许是外挂之神照顾,也许是日不落人良心发现,无冕号在击中肥前号一炮之后,瞄准前台号的两发285毫米主炮炮弹,竟然再次取得了命中。
两发285毫米炮弹,一发命中前台号主炮炮座,把炮座中的十几个炮手变成碎块的同时,还将炮座中的炮弹和发射药引爆了。
殉爆产生的恐怖力量将炮座撕碎,还把炮座下方的弹药舱给波及了,弹药舱里的上百枚180毫米炮弹同时爆炸,将前台号中部甲板整个掀飞了。
另一枚285毫米炮弹则是砸穿甲板和两层舱板后,在前台号的前部龙骨附近爆炸。
前台号的龙骨瞬间断裂。
紧随着的便是整条船从中间裂开。
前台号,卒!
主力舰和充当带刀侍卫、负责挡刀的防护巡洋舰对轰,双方的火力、防护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防护巡洋舰只要被大口径主炮击中,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伊藤上鹤之所以让防护巡洋舰编队侧面袭击水师,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倭国人的赌徒性格。
他希望用防护巡洋舰编队将水师的其他战舰调出正面战场,排除干扰,用己方主力舰队舰船的超强的火力和防护力拖住水师主力。
他知道水师缺乏训练,舰船的性能也不行,己方防护巡洋舰歼灭或是击垮水师其他战舰之后,便可以调头从后方攻击水师主力。
这是他唯一想到的自救法子。
这个时代的主力舰和次主力舰之间的界限还不明显,联合舰队防护巡洋舰编队超装的舰炮照样可以威胁到大完水师的主力舰。
主力对主力才是正常的对战方式嘛!
防护巡洋舰在背后搞个偷袭,牵制水师主力,速度很快的雷击舰伺机而动,联合舰队再全力输出,并非没有翻盘的可能。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犯了倭国人一贯的毛病——总是设想敌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
事实证明,他太天真了。
调动敌人按自己的想法行动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陈为雄就没有按照他的想法行动。
反正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全部动力受损,根本跑不了。
先打掉这些可以威胁到水师安全的防护巡洋舰,再慢慢收拾敌方主力舰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