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位亲王脑子不好,脾气极其暴躁,性格更是凶残。
他们要是敢当面拒绝命令,说不定会被当场砍死,死后还要背上一个“亵渎王室与神明”的罪名。
他们也尝到了那些官佐们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对面防线上的远征军士兵等了半天也不见敌人的骑兵有什么动静,满肚子的问号。
林有兵也觉得奇怪。
“敌人的指挥官是不是突然想通了,不用骑兵冲阵了?”
“那就太可惜了,我还想着打残敌人骑兵部队,免得他们利用机动优势到后方搞穿插呢!”
高丽多山地峡谷,虽然交通条件差的让人怀疑人生,但是能走的各种小道数不清。
远征军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建立开城——金刚防线,但也不可能堵住所有的通道,只能在一些相对重要的地方设置防御工事。
倭国派遣军要是有心,总能找到几个防线上顾及不到的通道进行渗透。
尤其是倭国派遣军的那些骑兵不部队,完全可以通过山间小道穿插到远征军身后搞破坏。
派遣军的骑兵数量不多,但加一起两三千还是有的,这种规模的机动兵力一旦安全越过防线,会给远征军后方的治安、补给造成严重的影响。
刘佳乐和祁南霖的作战计划中有针对敌方渗透部队的方案,但能不放敌人骑兵部队过去是最好。
林有兵很想直接把对面这支满编骑兵联队吃掉,又怕打的太狠吓跑敌人。
可当敌人骑兵一直不动的时候,心里又打起了鼓。
不过没等他和参谋讨论出什么结果,对面的敌军骑兵部队先动了。
在凌翔宫亲王的殷切目光注视下,骑兵老爷们在现在就死和可能不死中间选择了后者。
冲阵不一定会死,但抗命一定会死的相当凄惨。
一千多匹战马的铁蹄踏在地面上,发出隆隆如雷的恐怖声响。
骑兵的集团冲锋对人的感官刺激相当大,就像是看到无数猛兽朝自己扑过来。
那种来自于基因的恐惧一般人根本无法克服。
哪怕他知道自己手里的武器照样可以干翻猛兽,也会下意识的觉得害怕。
之前情绪还算稳定的远征军士兵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步枪,口舌发干,浑身肌肉紧绷起来。
而随着骑兵部队逐渐提速,先前还紧张无比的骑兵老爷们反而没那么强的紧迫感了。
战马提速带来耳边呼啸的风声,以及胯下战马奔腾展现出来的野性与力量感,混淆了骑兵的感官,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掌握了巨大的力量。
“杀死个鸡!”
“天闹黑卡,板载!”
骑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马枪,朝着远征军阵地前的铁丝网冲来。
“目标敌人骑兵,1013、1016、1017、1019预设区域,炮火延伸600,放!”
敌人骑兵还没有碰到铁丝网,远征军防线后方的炮兵先动手了。
几十门炮弹划过完美的抛物线,重重的砸到了骑兵队伍里。
“轰轰轰!”
高爆弹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将三十骑连人带马掀翻在地。
骑兵的冲锋队形其实自古以来就分的很散,绝对不会采用密集的冲击阵型。
这是骑兵本身的一些特性决定的,也是人的主观行为。
骑兵冲锋时适度的分散,为的就是尽可能降低被弓箭、炮火和子弹击中的概率。
只有重骑兵采用的阵型会密集一些,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要不是远征军提前做好了炮弹弹道落点的计算工作,尽可能的把更多的炮弹集中到几个临近的区域,炮击的效果会更差。
远征军的火炮射速很快,防线上更是配备了很多射速更快的迫击炮,在敌人骑兵撞到铁丝网前,就打出了数百发炮弹。
不过被炮弹打倒的骑兵和战马数量并不多,加起来都没有超过一百。
历史上真正终结骑兵时代的并不是威力巨大的火炮,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投射大量弹丸的自动武器。
远征军没有装备自动机枪,但是有很多比早期机枪射速低不了太多的高品质转管机枪。
阵地上的十几挺转管机枪一开火,形成的交叉火力如同镰刀一样,将骑兵连同战马轻易就打成了血葫芦。
大完远征军和倭国派遣军的第一次大规模野战,敲响了骑兵这一兵种在正面战场上的丧钟。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第三师团骑兵联队便损失了六百多人和三百多匹战马。
残酷的战场把双方都给吓到了。
远征军士兵被倭国人明知必死还要决死攻击的脑残思维吓到了。
第三师团的倭国人则是被全新的战斗模式吓到了。
就连自诩神明之子的凌翔宫亲王都被惨烈的战况吓得“身体抱恙”,抛下第三师团回了后方“休养”。
躲在战场之外的各国观察团同样被全新的战争模式吓得不轻,纷纷把自己的见闻记录下来,传回各自的国家。
他们本以为来到高丽会看到两支猴子军的戏耍般的交战场面,却没想到自己会亲眼见证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
“堑壕战”三个字迅速成为各国列强的军事战术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