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寿篇之先手(1 / 5)

蔡员外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锋戈最新章节!

徐释战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天下,北方的高棣自然第一时间就收到消息了。其实南朝四州九姓叛乱之时,高棣就知道了,当时就想点起兵马,无论直取南中四州还是直奔江东,想必收获都是不错的。可他也犹如南朝李太后判断的那样,高棣的后院确实起火了,他大肆屠杀世家的隐患显露出来了。

先是高棣治下州郡纷纷起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千年世家,虽然未必打着世家的旗号,但是这些动乱背后却都看得出世家的痕迹。

虽然起义规模不大,但架不住多,高棣的军队天天到处平叛,杀得血流成河,因为四处战乱,百姓也过得民不聊生,导致民间也纷纷揭竿而起。

尤其西北三州,没了安西李氏这棵参天大树镇着,其余世家门阀,各路豪强也借机打出旗号造反,其中夏、渝二州交界的汉庸郡,被一股势力占领,首领叫黎冠云,是汉庸郡宝仓县人士,商贾之家,微有簿资,读过几年书,也曾参加科举,奈何连试不中,只好回到家中从商。

因其头脑灵活,且颇有手段,很快便累计巨资,本来打算做个富家翁了此一生,却不料高棣在西北大搞清洗,西北顿时乱了套,他所在的宝仓县虽隶属渝州,却跟夏州紧挨在一起,夏州遭受兵灾,宝仓难免有殃及鱼池之祸。

其实汉庸郡是个大郡,共管属十三个县,因为高棣东进的原因,天下分为南北,而汉庸郡也因为分为南北,其中以西北门户定武关为界,关左八县依旧在南朝高治治下,而定武关和关右五县则归属于北朝高棣所有。

随着西北局势日益紧张,大量乱民涌入,整个汉庸郡也顿时乱了套,南朝渝州刺史刘贞与驻州都督李北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在临近定武关口的神武县布下重兵,一是加强防备定武关的北军,二是不让西北流民叛军进入神武县地界,确保汉庸南部八县乃至整个渝州不受西北之乱的波及。

同时定武关亦布有北朝重兵,轻易不敢调动,所以乱民也不敢冲关,结果关右五县就遭了大殃,尤其宝仓,是夏州入渝的必经之路,所以遭罪最惨,县令邓吉、县尉赵明惨遭乱民屠杀,守备营校尉韩志兵败南逃,不知所踪。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黎冠云散尽家财,召集县民抵抗乱民,很快就将宝仓的动乱控制住了。

可此时的高棣更在意的是西北境内三州,这种小县城根本顾不上,加上清理世家,也让他手头的人才捉襟见肘,根本派不出人手来接管这样一个县城。因为这样,黎冠云就在众人的推荐下成了宝仓县的临时县令,其他县城听说宝仓的事情,都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靠,想要求得一处安身之所。

于是,宝仓之民越聚越多,渐渐的整个宝仓都安置不下这么多人。人满为患,且不事生产,黎冠云纵然家财万贯也经不起这流水般的开销,家资很快就捉襟见底,逼不得已只好向临近的陇山、丘秦二县求助,可别人都自顾不暇,哪有余力来管他。

黎冠云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心一横就咬着牙铤而走险,挑选一千余精壮汉子,直接将这陇山和丘秦两个县洗劫一空,充实宝仓。

黎冠云也因此尝到了甜头,跟随他的难民也尝到了甜头,如今朝廷也顾不上这边,干脆纷纷拜黎冠云为主,请求他带领众人在这乱世生存下去。

于是黎冠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号黎民大王,将着投靠的难民和之前降服的乱民军整合以后,直接横扫关右四县,最终打到定武关所在的定武县前才停止攻伐。

只因定武关的重要性,北朝在此布置了两万精锐,由渝王高统坐镇。黎冠云还没有自大到敢去捋高统这头老虎的虎须,所以打到定武县左近的横水县就偃旗息鼓,这意思也是在向北朝朝廷表明自己无意争霸天下,只想在乱世自保。

黎冠云一战成名,西北乱民听说都纷纷前来投效,一时间声势大振,据汉庸四县,号称坐拥二十万大军,自称为黎民军。威慑夏、渝二州。也使得小小一个汉庸郡就集结了三大势力的重兵相互牵制的局面。

高棣后来知道此事,也颇为恼怒,如此人才居然未能被发掘重用,于是命人前往诏安,许之渝州刺史之位。可已经走到这一步的黎冠云哪里还肯丢掉这草头王的富贵而去当个刺史?他虽不敢跟朝廷直接作对,但不代表他看不懂形势,如今朝廷重心在西北三州,汉庸这个地方连他在内有三股势力,其中高统最强,他最弱,无论他倒向哪边,都能直接决定汉庸的走向。

他若降北,高统没了后顾之忧,说不定就挥师出关,剑指渝州。他若归南,高统就会受到两面夹击。但无论南北,都不是他向往的去处,他想借此左右逢源,逍遥做个草头王,为此,他果断拒绝高棣的诏安,高棣大怒就直接下旨,让坐镇定武的渝王高统领兵前去平叛。

高统接旨后当即点起一万兵马前去剿灭黎民军,别看高统人马不多,一来他要保证定武关的安全,所以只带了一半的人马。二来高统所部皆是精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不是黎民军那种东拼西凑的杂牌军可比的。在高统看来,这些打顺风仗的乱民哪里是自己的对手,自己速战速决再回到定武关也就是七八日的光景。

可是事实往往出乎意料,本来高统的精锐一跟黎民军碰上,确实如预期那般将黎民军打的节节败退,二十万人差点被打的崩溃,可南朝渝州驻州都督李北得到消息,则点起汉庸驻守之兵三万,伐木造器,日夜攻打定武关。

高统得知,不敢托大,连忙率兵回援定武。于是,眼看就要被灭的黎民军又卷土重来,复夺失地,而李北得知高统回援定武,也果断撤兵,汉庸又回到高统出兵前的局面。

高棣对此也是无奈,如今不单单西北,他所治下,除了两京之地,到处烽烟四起,虽都是小规模动乱,但架不住多,就算平了,也找不出这么多人才及时摆上台面对地方进行治理的安抚,根本无法一劳永逸的解决,高棣此时有些后悔自己对世家大族的屠刀举得太快太狠了,可就算不如此,那些世家门阀也依然不会认可他,从他尽起西北之兵或者说当年在朝堂之上时,就已经注定高棣和世家门阀走不到一块。

因为清理世家的后遗症,高棣此时自然也无力南下统一天下。只是他在得知徐释战死的消息也免不了一声叹息:“徐释乃当世英雄,可惜了……”

一旁的高旦见高棣感慨,也出言接道:“也好在高治无容人之量,否则有徐释在,我们若想南下也是不易,如今只需将内部之事解决,想来南方一战可定矣!”

高棣点点头表示认,却又忽然摇摇头道:“我等内部之事怕是没个三年五载是缓不过来了,不过这样也好,既然选择了破而后立,那就让那些陈旧的东西毁灭得彻底一些。只是我没想到高治手段居然如此老辣,略施小计就将天下人玩弄在股掌之间,先前倒是小觑他了,更想不到的,他走的路居然跟朕一样,只不过他更聪明,走的更轻松,这一点,朕确实不如他。”

高旦见高棣破天荒的夸起了高治,不由奇道:“父皇,这高治不过黄口小儿,此番算计南方世家之事怕是不是他的手笔,这背后想必还有别人给他出谋划策吧,否则,他能被我们撵到江东偏居一隅?”

高棣道:“此一时彼一时,彼时他刚刚登基,万事俱废,还没来得及着手布置就被我们打乱打蒙了,后面的兵败如山倒倒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别说他,当时整个朝堂谁又能想到我们居然在先帝大行之际,仅凭西北边陲之兵就敢起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一切终究是占了许多运气,如今能安坐在此,我都觉得跟做梦一般。”

高旦自然知道他们一路东进到底有多侥幸和艰辛,也颇为后怕道:“当时任何一个环节被他赶上了,我们都不可能成功入主龙城。例如当时东留王王叔撑到各地援军及时前来,我父子几人的性命怕就不保。”

高棣点头道:“从前我不信,如今但是有些信了,天子气运看似缥缈虚无之说,可在朕身上都一一应证了,别的不说,就单单蒙女叩关那次,朕几乎押上全部孤注一掷,所幸给朕赢了,否则我父子身家性命事小,天下崩裂才可怕!若无天子气运护身,朕恐怕都未必能挺过这些重重困难。由此,朕更加坚信,这天下最终必定在朕的手中焕发全新的景象。”

高棣说的坚定无比,高旦也不怀疑,父子两心有灵犀地看着对方都露出了笑容。

就这样在南北皆有动荡的情况下,天下也进入了算是和平的一个时期,短期内谁也没有能力北伐或者南征。都致力于整合内部。

高棣虽被四处烽烟弄的焦头烂额,但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完全解决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只要他不去南征,高治短期内也不会北伐,且高棣是攻势,而高治是守势,开战与否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高棣手中。

高治就不一样了,徐释的死并没有让高治布局更加轻松,相反,徐释刚刚入土,徐氏族人就联名上书,请朝廷将虞国公的爵位封给踪迹全无的徐承,这也让高治更加确认,徐承根本就已经回到虞州,而且神不知鬼不觉间已经接手徐氏家主之位。

毕竟徐释父子是为国捐躯,且死的惨烈,为安抚徐氏,朝廷肯定要让徐氏后人袭爵虞国公,本来高治盘算是让徐志之子徐民袭爵,一来徐民年幼,短期内徐氏是团结一致也好,内部争斗也罢,都对朝廷构不成威胁,高治可以从容的布局分化虞州势力,将虞州握在手中。二来,也是做个样子给南方士族看,自己并不是针对南方世家,相反,自己还颇为重视南方世家。

本来旨意给到徐氏,徐氏并没有发声,在高治看来,这是一种默认。谁知,徐释尚未入土,徐氏族人却突然联名上书说徐民年纪幼小,不足以担此重任,要求改封徐承为虞国公。

高治本来想冷处理,先不予理会,看看徐氏什么反应,谁知徐释一入土,徐氏族人就再次联名上书为徐承请封,这让高治很是恼火。

在他看来,这徐氏表面是为徐承请封,实际是世家对君权的挑战,等于变相的告诉高治:“不是你天子想让谁当国公谁就能当国公的。”

高治若是答应,难免心有不甘,且对天子威严有一定的损伤,但高治若是不答应,把徐氏惹毛了,高治同样下不来台,他现在还不能跟徐氏翻脸,毕竟徐氏还握着着虞州军权,自己在人家的地头上,把徐氏惹毛了得不偿失。

正当高治未必头疼之时,一旁得薛栋看出了高治的烦恼,便放下手中的笔道:“陛下,此时不宜跟徐氏起冲突,不但不能起冲突,还要大加抚慰,不就一个国公么,给他就是。”

高治铁青着脸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朕真的不甘心,他们怎么敢如此指使朕按他们的想法行事!看来徐释死的不冤,这海源徐氏当真跋扈得很!”

薛栋道:“为今之计,还是以分化为主,虞州本来也不是只有他徐氏一家,想出头的有的是人,陛下只要愿意,不怕没人跳出来。”

高治无奈道:“话虽不错,可知易行难,何况谁愿做这出头鸟,跟徐氏反目?”

薛栋道:“陛下只需留心,不难找到合适人选,这次且随他们的意便是。欲让其亡,先让其狂。捧得越高,摔得越重。陛下有大义名分,只要找到合适理由,自然有人愿意做陛下的刀子!”

高治双目一寒,咬牙切齿道:“也罢,就依良才之言,且让徐氏占点便宜,有朝一日,朕必定连本带利从他们身上讨回来!”

很快,建邺的旨意就快马加鞭发往海源,传旨的依旧是高治得心腹内侍总管云峰。

很快,国公府就摆好了香案准备进行接旨仪式,徐家辈分最高的徐建亲自来告知云峰一切准备就绪,然后带领云峰前往设立香案的正院。

一进入院门,就见两边都站满了衣冠华丽的徐氏族人,而正中的香案后面站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生得身姿挺拔、星目剑眉,身着素缟,负手而立,给人的感觉显得既从容又威严。

云峰定睛一看,不由心中大惊,这不就是失踪已久的徐承吗?只是几月不见,显得有些不一样,高了些,壮了些,也黑了些,不过这些不是变化的重点,重点是徐承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极为自信的稳重,与从前印象中的纨绔子弟简直天差地别、判若两人,哪怕他的五官几乎没有变化,却也难以让云峰联想到这是同一个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剑帝无敌六皇子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被问罪当天,无上帝族杀来女神的极品玄医王东柳倾城表白白月光被拒,我反手牵走她闺蜜综影视之反派也是要过日子的天医神少王东柳倾城龙尘叶知秋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重生无情道,师兄们悔断肠渣男与人暗度陈仓,我与王爷明修栈道结婚纪念日,妻子带着白月光回家都拿下首富了,谁还伺候渣前夫啊!真千金出狱后四个哥哥跪着求原谅分手后,我成了天眼神医官道之绝对权力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再嫁春鸢综影视:姑娘你别跑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无上帝族独苗,这你也敢退婚?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