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内容大抵如下——
“维今日,子弟何考,拜祖师谭峻曰:昔者功成登天,留荫后人,术法丹鼎一脉,至今承之。
生多福恩,不忘而报,幸得影图,见之如在,特奉香烛,仰思致祭,惟拜仙灵,来歆来格。尚飨!”
用时一周有余,祭礼终于准备完毕,在固山秘府中,何考然烛焚香、颂祭下拜,凝神入境,随即就感应到了变化…
那三支醒神香原本燃得很慢,点完需要一个时辰,此刻却迅速燃去了几乎三分之二,元神中也听见了一个声音,颂出四句偈语——
“大道合天地,廓心符至真,融气生万物,和神接兆民。”
随着这声音项起,何考便自然明白是怎回事了,具体意境妙不可言…他做的这些事,大致相当于给这幅图“开光”。
但所谓开光,只是针对他本人,假如换一个人,还得重新来。
今后他再与图中的谭仙人“沟通”,就不需要刚才那篇祭文了,焚香烛后默念那四句偈语即可,三支醒神香则是必须的…
何考抬起头,画中的谭仙人目光似有灵动,他则接受了一道神念。
术门祭礼,不用五牲、三牲,只是象征性地摆一盘供果而已,何考还特意到栖原香火最旺的庙里去看过,那里的香案上摆的是苹果,所以他今天也摆了盘红苹果。
这道神念,居然就是对苹果的介绍,而且不是介绍一盘,只是介绍放在最上面的那个。
神念并非简单的图像或文字,而是一种意念,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很勉强,相等于一个再翻译的过程,而且很多细节根本没法说清。
对一个苹果的介绍能有多复杂?实践证明,可能会相当、相当、相当地复杂!
比如何考就仿佛见证了这个苹果的产地、生长的环境,采收、运输、销售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它的人所赋予的心绪,其中就包括买苹果的何考。
何考当然能分辨出那就是自己,他在自己身上解读到了某种选择与期盼的心绪。他当时确实就在想挑什么苹果好,也在想别的…。
何考又不禁想起了卫洛,那天他请卫洛吃饭,对方点了胡辣汤。
卫美人吃饭时说过一番话:“人间的很多东西都吃出特别的滋味。比如这碗胡辣汤,就能吃出很多地方、很多环境,还有不同人思、各种心念。”
何考听是听懂了,但也只能惊叹,因为他自己尚做不到…如今这幅画,居然也有这样的神妙?
想想也正常,见图如见人,那么谭仙人肯定比卫洛更高明。
神念内容还不止如此,也包括这么结苹果的植株情况、生长喜好、物性特征等…关于物性特征,何考本人施展鉴药术也能得到结果,但神念内容显然更为精妙全面。
这枚苹果也有补益功效,同时还可以入药,神念中不仅有功效介绍,还包括了很多加工方法。
比如用于润燥,可以用碗蒸熟晾凉后食用,何考还从来没这么吃过苹果。
他明明没吃这个苹果,就已能体会到它的滋味,包括各种方法加工后的滋味。
但是这个苹果,功效太弱,其实并无多少入药价值。
神念不是用于语言表达的,但人们对很多概念的理解,需要通过语言的帮助,所以不同的人可能领会出不同的意思,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个苹果是什么东西?何考领会到的,它居然叫“海棠异果”。按古人的称呼,苹果不是应该叫“林檎”或者“丹奈”吗?
但这好像并不是什么“古人的称呼”,就连“海棠异果”这个表述,也是经何考本人的见知加工演化出的结果。
《谭仙拄杖图》给出的信息相当的庞杂,但是何考所能领领会到的内容,只与他本人的修为与见知相应,在其能接受与理解的范围内。
这难道就是“谭仙人”对这枚苹果的看法?这幅画就相当于一个鉴定器?
假如等到他修为更高,是否就可以接受与理解更多、更复杂、更高明的内容,乃至触发这幅画更多的神妙,而不仅是只用它做鉴定?
等他回过神来,已经过了大半个小时,烛光犹亮,但那三支醒神香已燃尽。
何考很兴奋、很惊喜,因为他终于发现了这副画的妙用,至少是初步的妙用,但同时也有些不甘心,费了如许功夫,难道仅仅只鉴定了一个苹果?
想了想,他把那盘苹果撤下,又将新得的那枚宝珠雪光寒放上了香案,然后重新点了三炷香,凝神入境颂偈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