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眉头紧皱追问道:“那你认为谁能接任河东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
李林甫面色严肃郑重其事说道:“启禀陛下,河东乃是我大唐的龙兴之地,既然漠北突厥已经灭亡,那么可以暂时搁置河东节度使;至于陇右节度使必须寻找一员猛将,只是微臣尚未想到有谁能够接替。”
虽然李林甫有意推荐董延光,但是觉得他无法服众,这才没有开口提及,以免引起李隆基的忌惮。
董延光曾为陇右兵马使,后来李光弼跟随王忠嗣来了以后,他就调往西平郡担任临洮军使,基本不太可能接任陇右节度使。
李林甫一味迎合圣上心意,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涉及太深。
要是李林甫对于兵权过度兴趣,那么李隆基肯定不会放心。
如今李林甫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太子李亨都被他彻底压制,倘若再得兵权相助,那么皇权便会受到巨大威胁。
相权和皇权相互依存,相权从皇权中诞生,宰相们的高官厚禄和权力皆由皇帝赐予委任,李隆基随时都能收回李林甫的权力。
“传朕口谕,传姑臧侯进宫觐见。”
因为一时半刻想不到适合人选,所以李隆基决定先召见殷无咎。
内侍带着李隆基的口谕前去传召殷无咎,他很快就来到皇宫之中。
“参见陛下。”
殷无咎一脸正气拱手行礼。
李隆基坐在案前仔细打量着殷无咎,他不禁微微点头说道:“昭武,朕想要委任你为河西、朔方节度使,你可有信心震慑住麾下那些骄兵悍将?”
殷无咎抬头挺胸信心十足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必定能够驯服这帮骄兵悍将。”
“好,既然你有信心,那朕就委任你为河西、朔方节度使。”
李隆基非常欣赏殷无咎的自信,他继续补充道:“此外朕还要让你担任武威太守,以及陇右道采访使和关内道采访使,兼任安北副大都护和单于副大都护,同时还有支度、营田、盐池、转运、六城水运使。”
王忠嗣跌倒,殷无咎吃饱。
殷无咎接任河西朔方两镇节度使,完全掌握住所有大权,甚至能够通过盐税获得收入,并且以采访使的身份监察地方官员,这是集合军队、财政、行政三权合一的封疆大吏。
最主要的是,皇帝赐予节度使们双旌双节。
旌以专赏,节以专杀,受命赐之,得以专制,行则建节,府树六纛,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兼管调度军需“支度使”及管理屯田“营田使”。
“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殷无咎顿时激动得跪在地上大声喊道。
“好,你有心就行,朕要你举荐一员猛将接任陇右节度使,这样你们两人联合起来共同经略吐蕃。”
李隆基想要听听殷无咎有何人选。
“微臣举荐河源军使哥舒翰,臣曾经在他部下为兵,深知哥舒将军以勇猛著称,特别擅长攻坚作战,敢打敢拼,而且他常年在青海前线跟吐蕃打仗。”
殷无咎立刻推荐他的老上司哥舒翰。
此话一出,李隆基想到这些年在青海前线勇猛作战的哥舒翰,他立刻决定召见这员蕃将。
长安城,殷府。
殷无咎出宫之后回到家里,这是他在京城的住宅。
因为殷无咎把楚玉娆安置在这,还把他的弟弟楚长风接来照顾,所以这也算是他的家,正好拿来金屋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