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吕二人怒目而视的时候,光幕之中再次传来了声音:
【刘邦喜爱刘如意,宠爱自己的事实让晋升为戚夫人的戚氏内心分外得意。
这个家伙后来恃宠而娇已经不能形容这个愚蠢的女人了。
第一,她仗着刘邦对自己的宠爱多次暗示想让刘邦废太子而立刘如意。
最搞笑的是,刘邦还真意动了。
秦朝扶苏没有上位换来的教训这位汉高祖压根没有得到。
在古代封建王朝,立长不立幼是封建王朝维持自己的稳定性的一种方式。
如果刘邦让刘如意上位那指不定八王之乱就会提前几百年发生了。
刘邦经常说他的大儿子刘盈不像他,但是有一说一,出生之后就颠沛流离,战乱纷飞,好不容易在战乱之中碰到了自己父亲,开心还没一会儿呢,就被自己父亲踹下了马车。
之后跟着自己母亲在敌军大本营里待着,这种日子过下来性格能强硬才有鬼了。
戚夫人作死的地方还不在这里,在刘如意七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197年,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本来嘛,一个七岁的皇子就直接被封王了,这足以看得出刘邦对他的宠爱。
但是这个戚夫人不满足。
刘邦去关东的时候,戚夫人跟在他身边,日夜啼哭。
简单来说就一个要求,让刘如意当太子。
关键是刘邦居然还真的让大臣讨论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咱就是说,刘邦你虽然是臭流氓,但是这事儿你的确做的太不地道了。
刘盈要是犯错了被你废了,那情有可原,但是如今人又没犯错,你大嘴一张就废太子……
只能说还是因为汉朝之前的样本大多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大一统的帝国皇位更替的样本太少。
好吧,样本多也没用,后世那么多皇帝废长立幼也可以看出来,他们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半分教训。
之后刘邦还把这个问题问了当时的御史大夫周昌。
周昌很生气,这里来看一下史书上的原文:
御史大夫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这个人虽然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为人忠厚正直,敢于明鉴是非。
刘邦听了周昌的话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大臣说这话是真的为他着想,为大汉着想。
终究刘邦到底没有老糊涂。
同年,刘邦任命陈豨为赵相,兼代,赵二地边疆。
在上任之前,陈豨向韩信拜别。
韩信避开左右从人,拉着陈豨的手,二人在庭院里漫步。
忽然,韩信仰天长叹:“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陈豨表示:“都听将军您的。”
韩信说:“将军统领天下精兵强将,又深受陛下宠信,你想啊,倘若有人告发将军谋反,陛下起初一定不会相信。
但再告,陛下就会怀疑。
三告,陛下就会大怒并亲自率兵讨伐。
如果真有那天,我愿为将军在京城做内应,天下便唾手可得了!”
陈豨听完,郑重的说了三个字:“谨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