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晨,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着。不一会儿,倾盆大雨便哗啦啦地倾泻而下,打在地面上溅起了无数水花。我如往常一样,踏上了前往教室的路。
一路上,雨越下越大,雨水不断地拍打在身上,我默默地走着,心中却感到一丝异样。这种感觉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我体内涌动,让我有些心神不宁。
当我走进教室时,那股异样的感觉愈发强烈起来。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学生们,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生出了戾气。这股戾气如同一只凶猛的野兽,潜伏在我内心深处,让我的情绪变得极度不稳定。我开始对学生们的表现变得异常挑剔和严厉,总是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不够努力。
我的语气变得生硬而冷漠,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严厉的光芒。学生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变化,他们显得有些紧张和害怕。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不断地批评和指责学生们的错误,甚至对一些小细节也毫不放过。我的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怒,完全忘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的耐心和爱心。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我才如梦初醒般地意识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有多么糟糕。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调整好心态,重新找回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这股戾气的来源,我思来想去,或许是源于对学生们学习态度的失望,或许是对自己教学水平的苛求。但无论原因如何,我都必须尽快找到解决之道,否则这股戾气不仅会让我自己陷入痛苦,也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
我开始尝试寻找消除戾气的方法。我告诉自己,学习本就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愿意学习的人自然会主动去学,而不愿意学的人,即使你强逼他们,他们也不会有任何长进。这样的想法让我逐渐放下心中的执念,开始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们。
然而,每当我看到那些在课上睡觉的学生时,心中的怒火还是难以遏制地升腾起来。但我很快意识到,这样的情绪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于是,我再次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道路,我不能因为他们的选择而让自己陷入愤怒和痛苦之中。
现在的我,我已经逐渐学会了放平心态,用更加平和的态度去面对学生们。我深知,作为一个老师,我的职责是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我的意愿去学习。我也明白,学习本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
当然,这样的心态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我也曾经历过挣扎和困惑,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相信,只有放平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教育中的种种挑战。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纠结于学生们是否会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也不再为他们的未来而担忧。我只需做好一个老师分内之事即可,那就是尽我所能地传授知识,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至于他们未来会如何,那已经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
或许,在别人眼中,我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我不会强迫学生们学习。但在我自己心中,我问心无愧。因为我知道,教育并非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