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他似乎有些不信,两道浓眉紧拧在一起,面色微微有些吓人。
秋棠美目一扫,“他已经启程了?”
“她?”朱高煦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目光中是隐隐的杀气,“她是一只狼,不会因为喜欢上一只羊而改去吃草的。”
李诚就是再也戒备,此时也不好推托。
“正是,奴才六岁入宫,一直服侍太子殿下!”小善子转了转眼珠儿心中暗想,这位许大人虽然被太子殿下引为至交好友,与太子最为宠爱的太子嫔孙若微也是相交多年,可平日伴驾与太子殿下在书房中里下棋或是闲聊朝政时,常常是少言寡语、难开尊口,今儿不知怎的他竟会突然关心起自己来了,正在疑惑只听他又问道,“你,可会泅水?”
推门而入的是一个双十年华的村野女子,虽是布衣荆钗、鬓发微乱却长的姿容清丽,身材纤细。她提着一桶热水刚要入内,李诚则立即伸手接了过来,“多谢姑娘,我等自己来就是了。”
五更时分,天刚刚见亮,朱瞻基与李诚等人就起身了。收拾妥当正准备出门,迎面就看到月奴端着热腾腾的粥饭上前。
那女子笑了笑,“那好吧,小女名唤月奴,客官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再吩咐,奴家先下去了。”
“这是您最后的机会了!”她秀眉高挑,凤目中寒光逼人。
大道边上有一家简陋至极的小客栈,朱瞻基三人就在此处歇脚,颜青将三匹马在院内拴好,李诚则跟在朱瞻基身后进了东边的一间客房。
浩瀚的水面上,波澜微起。
“到哪了?”他眼皮微抬,随意一问。
“住手!”中年男子出言相喝,“大事当前,你犯什么混?”
月奴缓缓走出院子,来到前面一间小屋推门而入。
“不是。”月奴摇了摇头。
小善子推门而入,将手中的茶壶、茶盏轻放在桌上,忍不住拿眼睛偷偷瞄着他。心中暗暗称奇,想不到这位许彬许大人一身皇太子正装在身,举止气度还真是与朱瞻基有几分相似。孙娘娘这个李代桃僵的法子也不知管用不管用,真盼着殿下陆路能走的顺畅些。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两边都白忙活了。
不多时来人回报,“他们已经睡下了。”
“是!”李秋棠又问,“那陆路呢?”
夜色中一艘官船高挂风帆疾速前行,船舱内丝竹雅韵,一袭白衣的俊秀男子独自小酌。门外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是他吗?”他端起酒杯一饮而进,目光如鹰一般逼视着她。
“刚出了南直隶的水域。”小善子照实回答。
“知道了,急什么?”李秋棠不以为然地瞥了他一眼,随即解下缚在鸽子腿上的布条,恭敬异常地递给朱高煦。
——
朱瞻基点了点头,心中感慨万分,若微真是心细如发,人虽然没有跟在他身边,可是事事都替他考虑周全了。
“殿下,娘娘再三叮嘱过,咱们三人要同宿一室、轮流休息,而且只能吃自带的干粮,不能在外面用膳!”李诚关好房门,将身上背的包裹放在桌上,压低声音对朱瞻基说。
“哦?”李秋棠仿佛有些不信。
朱高煦将手中的布条丢给她。
“睡下了?”中年男子端起酒杯深饮了一口,“没要吃的东西?也没有沐浴更衣?”
“陆路?”朱高煦笑了,“那个宝贝呢?养了这么些日子,该她登台了。”
“我说了不是,你们如果不信,我也没办法。”月奴玉面紧绷,苍白如纸竟无半点儿血色。
“哦?”中年男子细细品着这话里的意思,面上微微浮起一丝不易被察觉的笑容。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白瓷瓶,“把这个交给月奴。”
“这位姑娘,我们自己带有干粮,所以没有要早饭!”李诚颇有些意外。
“这个?大哥!难道说他们几个就是咱们要等的人?可是……他们如此谨慎,连店里的饭菜都不吃又该怎么下手?”
与此同时,走陆路的朱瞻基与锦衣卫佥事颜青、李诚二人策马狂奔,一路之上人马不歇,很快便进入了临西境内。
朱高煦目光如鹰直勾勾盯着她,像是要射入她的心房。
“是!”
“不用了,我们只是住上一晚,明日一早还要赶路,就不劳姑娘费心了。”李诚似乎有些不耐烦,他挡在门口,一只手已经要去关门。
朱高煦犹豫再三,“好,咱们就兵分两路。让夜鹰通知隐居在庙岛的那些倭人。就是海上飞过的一只鸟儿也不能给我放过。”
忽然,李秋棠手指渐起,曲音骤停。
“你想找死?”那黑脸壮汉恼羞成怒,挥起大手照着月奴的脸就抡了过去。
“信使不是说了吗?前些日子他在南京抢险时被砸伤了,说是受了内伤,好像还咳了血。自然是受不了车马的颠簸,所以才改走水路的。”李秋棠手执一柄团扇,为朱高煦轻轻摇曳。
临西是山东与河北接壤之处,东濒卫运河,南邻馆陶,西接内丘县,北衔威县、清河。此处已属北直隶的辖区。
“想不到他居然走水路?应该是归心似箭策马狂奔才是,怎么会突然改走水路呢?”朱高煦背着手在房内慢慢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