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定定地看着康熙,良久,却笑了:“皇上莫非以为胜算在握了吗?你可知”
班布尔善等人一愣,抬头向上一看,只见乾清宫殿顶上、月华门日精门所在廊道的顶上、乾清门顶上,四面八方站满了手持枪铳的兵士,一个个枪铳对准班布尔善等人。
费扬古:“我从未想过成全任何人,我成全的也不是他,我只是想为天下人谋一个太平。”
康熙高声喝住了鳌拜:“鳌拜你错了,遏必隆背弃的不是信义,而是你等奸臣乱党的野心。他跪的虽然是朕,但即便在此时,他忠的也不是朕这个少年天子。他忠的,从头到尾,都只是钮祜禄一族的身家性命。说到底,他没有你的野心,他心里装的只是他的小家。”
康熙将枪铳放下,静静地注视着鳌拜:“你若行规蹈矩,这枪再快,再厉害,也伤不了你分毫。可若你自己糊涂,一再找死,朕岂能容你?”
“那好,朕背给你听。”静谧的大殿内,康熙一字不差地将诏书中的文字诵出。
费扬古神色淡然:“他若明白,自是最好;若不明白,也无不可。至于你我,由心便可。”
鳌拜:“老夫并非乱臣贼子,也绝无改朝换代为自家谋私之心。相反,正是因为老夫对大清忠心耿耿,才要替大清换上一位明君。”
不料,康熙面色清冷:“不要提昭妃,更不要说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儿没有百官,没有天下人,只有你和朕两个人,说点人话。从前朕如何待你,是顺从、恩宠还是提防、限制,都只能影响你谋反的时间早晚,却改变不了你想要夺位的狼子野心。鳌拜,是男人,就不要拉女人来挡箭,什么昭妃,甚至是你的女儿、女婿,统统都不作数,其实,你想要的,不过是为了满足你自己心里那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巨窟!!”
砰的一声,孝庄手里的一百零八颗佛珠被扯断,一颗颗滚落在地上。
鳌拜脸上的怒气犹如落潮般迅速退去,意味深长地再看了一眼康熙,深深地叹了口气,转头昂然地看向前方。
突然,乾清宫正殿门开了,随着吱呀一声门响,不知何处的一群乌鸦被惊了起来,嘎嘎叫着飞过乾清宫正殿,乌鸦的黑影滑过班布尔善等人脸上。
康熙一双鹰目中闪着摄人的光,死死盯着鳌拜:“人人都说,四辅臣中,索尼忠、苏克萨哈奸,遏必隆滑,鳌拜直,今日朕才看清,最奸猾之人,其实是你。你如今兵围禁宫,逼朕退位,还能说成是一片忠心,当真是人才啊。”
安亲王与费扬古四目相对,眼神交会,万般心思不言自明。
康熙神色微苦:“因为在你眼里,朕就是个不成器的孩子,就算朕想说,你有工夫听吗?如今,朕只问你,朕的这些宏图伟业,你能做到吗?若你能,便可带着玉玺即刻出殿!”
鳌拜在心底长叹,这些,的确是他曾经饱受困扰却又未得其解的政治难题,想不到在年轻的天子心中已然早有主张。
安亲王摇了摇头,不无遗憾地说道:“原本你是有机会的。”
大殿的门被推开,刺眼的阳光照在康熙和鳌拜脸上,鳌拜不由得闭了一下眼睛,而康熙却坚定地直视远方。
安亲王先是一怔,随即明了,他点了点头:“说得不错,是啊,当年,本王让了一次,如今,你也让了一次。希望,他能当得起我们的成全。”
康熙抬头看向殿外,迎着耀眼的光线,康熙的脸似是镀了一层金子,泛着淡淡的金色,脸上隐着惆怅和希冀:“给朕十年,朕便都可做到。”
康熙背诵到此处,停下来,注视着鳌拜:“鳌拜,你说,朕的想法有错吗?”
费扬古对上安亲王的眼睛,他明白安亲王话里的意思。的确,正如青阑无数次向自己承诺的那般,此役,或鳌拜获胜,康熙被废黜之后,朝堂之上,兰布为新君,而兰布之子是自己的骨血,兰布只是人前的木偶,朝堂的命脉、大清的未来,最终都将顺理成章掌控在自己手中。
另一个微微发颤,带着些许不忍的声音则来自于苏麻喇姑,那个自小待他比太皇太后还要亲近和蔼的老玛嬷,她眼圈含泪:“皇上,太皇太后的意思是,就在今日,一切都该了断了。”
若非是那夜,见到匆匆而来的孙之鼎,也许,一切都会是另一番光景。
侍卫正要押着鳌拜离开,鳌拜突然挣扎了两下走到康熙跟前,侍卫大惊就要上前,不远处曹寅等人也是面色大变,就要冲了过来,康熙面不改色地冲众人摆摆手。
鳌拜闷哼一声:“那就睁大眼睛好好看,好好学。”
也许,曾经如此熟悉、如此亲密的少年天子注定会成为一代盛世之名君。
安亲王点了点头,极为赞许:“是啊,为天下人谋一个太平。”
可是,现在她才知道,史书上的盛世暗地里藏着多少人的悲辛。
两个女人的声音回响在他的耳畔,不仅清晰而且尤为刺耳。
可惜啊,终究是自己的贪欲与傲慢蒙蔽了双眼,混淆了心智,终究在最后关头,做错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玛迩赛:“不会吧?鳌公若做此想,就不会自己一个人进去了。”
看着手边那把擦得精亮的手铳,康熙唇边扯出一丝笑容,所有人明里暗里的意思,以及那些意思背后的深意,他都了然于心,就在今日,一切都该有个了结。
孝庄神色大变,几乎失语。
孝庄再次听到前朝的奏报,长长舒了口气,一脸得意地看着东珠:“皇上终究不负哀家所望,终究办成了这件大事。”
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最怕承认的是自己错了。所以此时的鳌拜,还想奋力一辩。
一群盔甲鲜明、全副武装的军队行进到午门一箭之地外便停下列队,整个队伍杀气腾腾。紫禁城则宫门紧闭,没有一人进出。
鳌拜摇头:“皇上太过纸上谈兵了,汉人种田为生,蒙古以游牧为业。北方苦寒之地的族群历来可怜。他们只有牛羊草原,随便一场暴雪、瘟疫,就可能让全族陷入绝境。因此他们必须与中原易货,可汉人对北方外族恐惧,拒不交流。那北方族众就只得抢掠。这游牧与农耕习俗相差甚远,想要和平共处,太难了。”
“东珠。”康熙在心底默念她的名字,“是非成败,今日之后,你与朕,终成陌路,此生,怕是不复相见了……”
鳌拜诚惶诚恐地抱住玉玺和诏书,甚是感慨地看着康熙,眼中同情、遗憾、失望和意外等多种情绪交织:“皇上这是将退位诏书都写好了吗?”
鳌拜:“逼宫?到底是谁在逼谁?若非皇上先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了昭妃,又派人在老夫和遏必隆府外布防,老夫何以行此下策?皇上幼年即位,不尊老臣,不守祖制,不思进取,于国无半分之功,于族无毫厘之益,于民更没有点滴恩惠,如今更是忠奸不分,为后宫妇人左右,如此种种,实非明君所为。鳌拜身为先帝托孤之辅政大臣,今日,受百官所托,万民所倚,便废了你这个昏君。”
不料,遏必隆看到康熙,立即熟练地下马,上前跪拜:“奴才遏必隆前来护驾,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鳌公看了便知。”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穆里玛瞧不起地白了讷尔杜一眼:“是又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