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低下了头,这一刻,她实在很难过。这宫中的女人,不管地位如何,即使高高在上如太皇太后,也背负着太多的无奈。杀戮、阴谋,谁天生愿意去碰?可是,这又由得你半分吗?
众妃嫔也随着她感谢起天地来。
仁宪看在眼里,便有些不安:“皇额娘,可是觉得哪里不妥帖?”
东珠心思不定,面上就带了几分恍惚。突然觉得身后有人悄悄捅了一下自己,这才发觉,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站起身,要跪安了。
仁宪低垂着头,眼圈微红:“皇额娘息怒,儿臣知错了。”
仁宪听孝庄提到乌兰,面色微变:“福贵人?”
孝庄半晌无语。
东珠坐在皇后下首,距离孝庄很近,二月的阳光分外柔和,透过窗子洒进来,落在孝庄的脸上,让她更添了几分明媚。虽然眼角和额头处仍然难掩岁月留下的痕迹,却并不妨碍她独有的那份经过沉淀的美貌与风华。此时,孝庄正拉着文常在兆佳氏的手,打听着黑龙江边陲百姓们的生计,听到冬去春来,江边渔民开河捕鱼抓到的鱼王竟有一丈来长的时候,居然双手合十,口中叨念着“感谢上苍给我大清百姓的恩赐!”。
仁宪起身,好久没这样跪了,一时竟有些不稳,齐嬷嬷上前赶紧扶住。
叹息,长长的一声,发自苏麻喇姑,更发自孝庄。
孝庄叹了口气:“提起这事,皇后就让哀家失望,终究还是个没眼界的。”
众人跪安,退出。
苏麻喇姑眉头微皱:“想来这次,瓜尔佳依阑落选,鳌拜心里有气。连着两届秀女大选,他家的姑娘一个都不中,面上自然是不好看,所以为了挣些脸面,这才给自家的姑爷求个荣封!”
齐嬷嬷点了点头,扶着仁宪太后朝自己宫里走去。
仁宪想了想:“额娘,可是觉得这些女孩子不好?”
孝庄瞪了她一眼:“什么好不好的?就没一个有身家的!眼下是什么时候,皇上心里怎么也不掂量掂量,如今朝中鏊拜独大,遏必隆一味奉迎,再无旁人可以辖制。原想着趁这次选秀,将满蒙贵戚、封疆大吏家的女孩子们选一些进来,日后也好多少做些帮衬。可是……”
孝庄将茶盏放在案上:“好棋?未必!若是我,就把瓜尔佳氏招进来,想办法培植让她得了皇宠,到时候再看看鳌拜和遏必隆是不是还好得跟一个人一样?”
孝庄叹了口气:“盯紧乌兰!这孩子脑子虽活络,只是太沉不住气,别让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仁宪细品着太皇太后话里的意思,呢喃着:“如今她们几人势均力敌,正是可以相互制衡!福贵人的心思,儿臣也是知道的,若是由着她去闹,怕是反而坏了皇额娘的事!”
孝庄盯着仁宪,摇了摇头:“蒙古四十九旗也是面和心不和,你额吉和阿爸很多时候也是力不从心。如今科尔沁和察哈尔的人马上就到了,这中间的缘由你仔细想想,如今朝中本就不太平,若是北边再有个好歹……”
苏麻喇姑眼中有了湿意,小声呢喃着:“可是,这是皇上的嫡子啊!”
慈宁宫中。
苏麻喇姑点了点头,面上又有些不忍,想了半晌,还是决定问出来:“这皇后的龙胎?”
齐嬷嬷:“主子打算怎么行事,皇后这胎难道真的不留?”
仁宪面上踌躇,声音略微发颤:“儿臣知道了。”
仁宪眼中露出惊惧:“有我额吉和阿爸在族中斡旋,总不致让他们闹得太凶吧!”
仁宪笑了笑:“皇额娘教训得极是,儿臣也是这个意思。后宫中的女人,只要一入宫门,一年一年、一日一日,就得这样谨慎着挨过来。皇后年轻和善,你们就更要守礼恭敬,万不能生出事端来。”
苏麻喇姑为孝庄换上热腾腾的奶茶,小心翼翼打量着孝庄的神色:“太皇太后今儿这是怎么了,突然就发了重话,才刚瞧见皇太后的样子,像是吓得不轻。”
孝庄略点了点头,把目光看向皇太后。
皇后领着中选的秀女和各宫妃嫔前来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孝庄看着满屋子坐得像嫩花苞一样的女孩子们,面上便越发和煦起来,还不时地问起某位小主的身家与爱好,很像个慈祥的长者。
孝庄叹了口气:“赫舍里看着大气,终究还是差了些。眼下保全了小我,却不知后宫连着朝堂,失去了一个很好机会。”
苏麻喇姑一下子明白过来:“您是说,让瓜尔佳氏和昭妃相争,从而离间遏必隆与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