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幕调换画面,直播苏轼午睡的场景,并把他的鼾声传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
宋仁宗:卿的睡眠质量比朕好!朕没子嗣,愁得头发都白了,每天夜晚睡不着。
王安石:他呀,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当然睡得着啦。我们操心的事太多了。
欧阳修:其实,我知道,你的愁闷只是你的下饭菜
高太后:啊?我打了三个哈欠了,我也去睡午觉了……
睡神陈抟老祖:我睡得香,我可以睡上一年!
陈慥:苏轼,任何人都把你打不倒!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人间值得!
高俅:这地上的树叶,也没人打扫一下……
苏辙:你不是去驸马爷那里了么?还想回来?
……
王慧乔盯着天幕上的群友聊天,看了一个时辰。
不一会儿,苏轼醒了。
天幕也立即切断了直播,换成了湖北襄阳的鸟瞰图。
【叮!在苏轼的朋友圈里,有一个小迷弟,叫米芾。
【米芾,字元章,祖祖辈辈居住太原,后迁往襄阳。
【元丰五年,苏轼46岁,米芾31岁。
【米芾为了学到书法的真谛,冒着被“污名化”的风险,前往黄州寻找苏轼。
【他在晚年回忆道:“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画史》)
【第一次见面,苏轼就把纸往墙上贴,再拿着笔在纸上作画。
【画完后,苏轼把画揭下来,送给米芾。他还告诉米芾写书法的秘诀,米芾听他的指导,“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
【此后,米芾成了苏轼的死忠粉。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从岭南北归,见到了米芾。
【两人一起游览金山时,有人请苏轼留下墨宝。苏轼笑着说:“有元章在。”
【米芾谦虚道:“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我曾经拜您为师,现在岂能在老师面前逞能呢?
【苏轼拍拍他的背,说:“今则青出于蓝矣”。
【在这个世界上,赞赏他人的才能,才是品格高尚的智者。
【苏轼在常州得病,米芾多次亲自登门探望,并冒着酷暑,送上“麦门冬饮子”。
【苏轼有诗为证《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苏轼去世后,米芾写了《苏东坡挽诗》五首,其中说:“忍死来还天有意,免称圣代杀文人。”。
【米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被后人称“书法宋四家”。】
————
明-书法家-董其昌:“沉着痛快,直夺晋人之神。米元章书,笔锋灿烂,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当逸处,却有懒笔。如高阳酒徒,醉后便欲凭儿。”(《容台别集》)
明-文学家-宋濂:“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宋学士文集》第45卷)
当代-某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米芾谓‘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某官网)
元-挂名史学主编-脱脱:“米芾很爱干净,只要手碰了物品,立即就洗手。他的仆人可遭了老罪了。米芾出门前,仆人要带着一壶水,随时准备给他洗手。米芾嫌盆子不干净,要求仆人拿水壶倒水,他用手接着水洗。洗完后,也不擦毛巾,不停甩双手,直到手上没水为止。
“最奇葩的是,米芾给女儿选对象的时候,没挑到一个合适的。后来,他见到了媒婆介绍来的一个年轻人,名叫段拂,字去尘。米芾见了这名字就笑道:‘这个人好,已经拂去尘土了,再去一次尘,就更干净了。’后来,他还真把女儿嫁给了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