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华盖殿。
明太祖朱元璋站在大殿前,看完了天幕的解说。
他对宋太祖很不屑,“老哥,你连小小的契丹都拿不下来,太窝囊了吧。你看我,派徐达逼近大都,元顺帝听说我来了,连忙开了北门跑路了。整个幽云地区又回到汉人的手里了。”
他真想回到宋朝,替宋太祖荡平北方的敌军。
……
富弼公开评价,刷一波存在感:“艺祖临轩之初,一岁之内,下泽潞,平扬州,威令之行,如破竹之势,则其余藩镇,自是束手而听命矣。又于樽酒之间,酬对之际,折其气,伏其心,罢节旌,授环卫,謦欬之易。其故何哉?御得其道故也……太祖、太宗圣圣相承,修明宪度,肃清寰宇。”
苏轼也站起来力挺宋太祖:“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民国的蔡东藩坐不住了,他要给宋太祖戴高帽:“赵普惩前毖后,力劝宋祖裁抑武夫,百年积弊,一旦革除,读史者多艳称之。顾亦由宋祖智勇,素出诸将右,石守信辈惮其雄威,不敢立异,乃能由彼操纵耳。不然,区区杯酒,寥寥数言,宁能使若辈帖服耶?”
但晚清的脑残败军之将张佩纶不服,当了一回水军:“艺祖一无足取,余最不喜之。”
————
这些林林总总的评价,都通过天幕传到了宋太祖的耳朵里。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随你们如何编排朕,朕也不恼。”
宋太祖转身去后花园,拿弓射鸟雀。他弹无虚发,周围的侍卫们大声喝彩。有人捧场,他来了兴致,连军国大事也忘了,一直玩到天黑。
就在此时,内侍来打报告,说一个大臣要来上奏大事。
宋太祖忍住怒火,到正殿接待此大臣,大臣说了事情。
他认为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寻常事务,感觉被“耍”了。
宋太祖大声质问他为何要撒谎。
大臣说:“臣所奏之事,就算再小,也比您拿弓射鸟雀要重要。”
宋太祖勃然大怒,抓起大殿柱子上的斧子,向大臣的脸上砸去,一下子砸掉了大臣的两颗牙齿。
在场的随从们大惊失色。
大臣却很淡定,弯腰把地上的两颗牙齿,捡起来,放到了怀里。
“你这厮想把牙齿拿走,当做控告朕的证据吗?”
大臣忍着嘴角强烈的疼痛,向宋太祖叩拜,:“臣岂敢控告陛下,只是今日的事情,史官会秉笔直书,写到《起居注》。后来的人会如何骂陛下,臣不知道。”
……
系统进行了消音的处理。
【叮!宋太祖知道犯错了。由我来讲讲后续的故事吧。
他听完大臣的回答后,脸色发黑,寻思此事如被写进书里,他的光辉形象可不是仁君,而是暴君了!于是,宋太祖脸上露出了和蔼的表情,对他说:“朕脾气坏,打落了你的牙齿,朕有罪。希望你继续为国谋划、为朕解忧。”
【说完,宋太祖叫人拿了一些金银、绢帛,送给这个大臣,作为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