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年听到人讲有个老师到村里头,她就往纪家去。
这个时候会到村里头的老师,肯定是跟中考成绩有关系的。
果然老师是到纪家去的。
最多就是个高中报到证,哪里需要老师亲自到家里头。
中考结束,成绩好的多少对自己的发挥心里头有点数,至于成绩差的,也别想着要念高中什么的。
反正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没道理到了他们这里就不行。
王思年不想种地。
种地太苦太累了,那种累让人疲乏到对一生都失去希望,对未来都没有了什么指望。
纪知物考上县中迟早的事,这个消息不用别的人说,王思年也是晓得的。
王思年看着纪家大堂里的林老师,不由询问身边的人:“老师是过来找纪冉冉的?”是啊,她怎么把成绩很好的纪冉冉给忘了,她们还是同班同学,虽然现在的关系不是很好,前几天还闹了个不高兴,却也不耽搁纪冉冉的成绩很好。
“纪老二家里的女儿,考上县一中嘞!”
纪冉冉有考县一中的本领,纪家又说了会给孩子念书,说起来这中考恢复后他们柳溪沟第一个上县一中的。
能考上县一中的,脑袋都是聪明的。
“要是儿子就好了。”
要是儿子考上高中,那才叫出息。
王思年忍着才没让自己笑出来,在纪家除纪知物外,其他的女孩并没有“提高待遇”。死读书的纪冉冉考上了高中,得到的不是旁人的羡慕、称赞,而是一句“要是儿子就好了”。
“囡儿鬼都是别人家里的。”
“月明不是说肯定要给囡儿念高中的,诶,也是一件好事情。你管是不是别人家里头的,她家里头囡儿才几岁,高中读下来也没几岁的。根本不是一毕业,就要嫁人的年纪。”
纪冉冉念书早,别人七八岁(周岁)念书,她五岁就念书。
乡下人入学早入学晚都是一个理由,就是想要学校帮着照顾一下小孩子。五岁念书的纪冉冉,高中毕业也就是十四五岁。
“思年,你不是跟纪老三囡儿是同学?”
“你有高中读蛮?”
“也是,你跟她是同学,现在你不去问一问你老师,你自己考上高中没?多好的机会,都可以不用去松安。”
松安讲起来不远,不过可以少走一趟,那也是好的。
要是这会儿不问问,这两天还是要往学校、邮局跑。
王思年一想也是这样一回事,所以她往纪家大堂走。
-
7月26号,六月十五。
纪冉冉记住了这一天。
1980年7月26号,周六,晴。
她一直知道自己中考发挥得不错,平日的考试她还要估摸着哪份要收敛一点点,她可以是聪明的,但是不能够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