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朴素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曹丕眼角泪水落下,跪倒在地。
“臣谨遵陛下之命。”
————
东吴。
不同时空的孙权,都有同样一种状态。
“合肥!”
“八百人!”
“雪耻!”
“张辽无耻,曹叡无耻,姜维无耻。”
孙权其实应该庆幸,虽然他终生都没能攻破合肥,但作为看门的回报,他的主人不仅攻破了合肥,连孙权未曾设想过的地方都攻破了。
可惜孙权现在还不知道,否则他一定会很开心。
————
西晋。
八王之乱会导致异族入侵、衣冠南渡的消息,并没有阻止司马家混战。
不过现在打的旗号倒是很高大上:“弱智皇帝拯救不了大晋,孤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得已起兵,乃是奉天靖难。”
幸而此时还是西晋,两汉刘姓宗室和曹魏宗室联合起来了,姓刘的当皇帝、姓曹的当丞相、当将军,合起伙先把晋朝灭了、异族收拾了,两家再讨论天下的归属问题。
————
东晋。
东晋彻底没救了,有识之士提的数条建议,如发展火器、收复中原等。
皇帝很有兴趣,可世家大族没有兴趣。
准确的说是江南世家大族没有兴趣。
火器倒是家家都在研究,可最终目的也只是将胡人挡在江南之外就可以。
————
五胡十六国。
血腥的厮杀,一刻都没有停止。
即便是在天幕出现,后辈讲述的时候也几乎没有人观看。
士兵忙着杀人,百姓忙着逃命,贵族忙着赚钱,皇帝忙着争取不被手下干掉能够多当一会儿皇帝。
————
隋朝。
杨坚、独孤皇后、杨世民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杨渊=种猪。
而且是已经交配生子之后的种猪,完全可有可无。
————
唐朝。
李世民吩咐匠人。
“朕要向始皇帝学习。”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大唐方能强盛。”
“把朱棣的故事给我刻在石碑上,群臣一人一块。”
“别将来后人挖了秦朝的墓,又挖了我唐朝的墓之后发现两朝都有石碑,但我大唐的数量居然比不上人家。”
“朕丢不起这个人。”
魏征忍不了,这不是圣明天子应该做出的事,劝谏之言还未出口就被李世民拉着讨论事宜。
“玄成,铁勒部的契苾何力与母亲该做何种安排?”
“是先教他们文字?”
“还是先教他们礼仪?”
“还是先教他们耕种?”
“允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
“可不可以让胡人首领领兵?”
“应该赐予何种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