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天下谁不想啊?”朱高煦有些委屈说道。“可谁让咱比大哥生的晚,是个老二呢?”
“大明的皇帝你是不用想了,这次郑和远航你跟着一起去,看上哪块地回来和咱说一声,咱派兵给你打下来,你给咱滚得远远的,别说当皇帝,你当玉帝都没人管你。”
“先说好,国朝附近千里不行,咱前脚走,你后脚就会打起靖难旗号造反。”
朱棣用力的拍了拍朱高煦肩膀,神色认真的望着他说道:“咱不希望从我以后朱家人手上还有亲人的血!”
“至少你和你大哥,你儿子和瞻基这两代不行,多的咱也管不到了,随他们去吧。”
朱高煦猛点头,行吧,总比待在大明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好。
哼,不是总说我只会打仗不会治国吗?
我去蛮夷之地再造华夏,变夷为夏,立下不世之功,我一定要证明我不比大哥差!
“大孙,过来。”朱棣笑眯眯的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捂着屁股走了过来。朱棣一脚踢去。
“爷爷,我又咋了?”
“没事,这脚你是帮你爹挨的,等会你爹回来你自己去踢一脚。”
“咱刚才说的,你都听见了?”
“你儿子咱管不到,但你最好记得咱刚才说的,不然来日到了幽冥之地咱打死你!”
朱瞻基委屈的点了点头,您就不能留着等我爹回来去踢他吗?
还让我去踢?
我一个儿子敢去打爹吗?
爹,你怎么还不回来?
太庙外守卫着的宫人看见门打开了,太子爷正在招手,连忙跑上前去。
“再去弄几份烧鸡、烧鹅来,太祖爷爷说他在下面和中山王正在喝酒,中山王想吃烧鹅了,快快去。”
宫人呆在原地,木讷的点了点头,又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两边,又指了指自己的袖子。
朱高炽连忙用衣袖将脸上油水擦掉夸奖道。
“懂事哈!”
“等会我去让陛下将你调到太子府来。”
宫人连忙跪下谢恩,朱高炽连忙让他起来。
“快去,别让太祖和中山王等急了。”
太庙内朱元璋的画像和徐达的灵位不停的抖动,也许是外面风太大了吧。
————
大唐长安
李世民强忍着头痛,呆呆的望着长孙皇后。
“你……”
“我……”
观音婢也是十八岁为我诞下高明,又生青雀、丽质,所以观音婢也会早早离我而去吗?
长孙皇后笑笑,满是宽慰和安抚。
“陛下,莫急。”
“倒是该趁着天幕言明此事,派人去民间宣讲。”
“何不加入大唐律法?”李世民按着额头问道。
“陛下,多子多福,律法挡不住的。”
“总不能将天下大半之人都判刑吧?”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的苦笑。
“观音婢,再给朕按一下头吧,头昏脑涨的,竟连这点都忘了。”李世民也是苦笑,是啊,多子多福,生不出儿子就一直生,若是能生出儿子,那就更要一直生了。谁又会在乎女人的性命呢?
————
【洪武十三年,徐皇后随朱棣远赴北平就藩,入主燕王府。燕王府机构庞大,下辖审理所、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徐皇后井井有条地管理内务,使得宫中上下秩序井然。
正如朱棣在立后册文和诏书里说的那样,“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明史成祖仁孝徐皇后列传》: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明史记载:北京城保卫战中很多决定都是徐皇后做的,并且徐皇后还登上城楼激励守城将士。】
【清朝史书专注于黑明朝,并且清朝时期的女性地位低的不能再低了。】
【反向思维推导,这个故事真的不能再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