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朱棣:对了,爹您好好照顾身体,您洪武三十五年走的,娘也好好照顾身体,娘走在你前面。
大明北平
朱高煦是看的目瞪口呆。
“爹,您就不怕爷爷知道真相?”
“您不怕死呀?”
朱棣随手抄起茶杯就扔过去。
“咱那句是假话?”
“北京是不是咱封地?以前是不是叫北平?”
“咱是不是在北京准备打瓦剌?”
“朱允炆是不是造反?”
“咱是不是八百人解决的?”
“你爷爷史书上写的就是洪武三十五年死的。”
“咱那句说的假话?”
“你个兔崽子,滚过来。”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有些气愤又有些无奈。
“标儿,你这儿子怎么教的?”
“怎么还能造雄英的反呢?”
“造反还造不明白,被老四用八百人就解决了。”
“太废物了,这次生下来就去凤阳守祖陵吧,好歹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你也别太劳累,照顾好身体,看老四这话里话外意思你也没当几年皇帝。”
又侧着头望向朱棣。
“老四啊,你干得不错,想让咱奖你啥,你说出来咱满足你。”
朱棣也是行礼说道:“爹,这些都是咱该做的,大哥对咱那么好,帮大哥守江山不是应该的嘛,怎么能要奖赏。”
“爹要赏,就等将来打北元残部时候让我做先锋就成。”
朱元璋左手拉着朱标,右手拉着朱棣。
双手放在一起,欣慰的说道。
“好啊,就该如此,兄友弟恭。”
“标儿,将来登基了好好用老四。”
“老四这人,忠心,能打,还是自家兄弟。”
“若是子子孙孙都能如你兄弟二人,那该多好。”
东汉茅庐
张飞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此时是泪眼汪汪:“大哥走了,军师走了。”
“这阿斗还是个不争气的。”
“他怎么能投降呀?”
“废物,废物。”
虽然张飞口无遮拦,刘备还是选择原谅他。
只是此时还不足岁的阿斗,未来居然直接投降了。
这就像一根刺紧紧扎在心中。
诸葛亮宽慰道:“或许阿斗是个仁善之君,为避免祸及百姓而投降。”
“如此倒也说的过去……”
“军师,劳什子仁善?他可以学秦末那个魏王,自杀殉国让军队投降保全百姓。”
“也可以学那明末崇祯自杀留遗诏。”
“他都没有,还仁善,分明就是怕死。”
刘备的脸又黑了下去,三弟你大可不必如此诚实。
忽然觉得就该让张飞待在厨房不出来挺好,说不定对大家都好。
………………
汉——曹操:大耳贼,你居然篡国。
汉——刘备:曹贼,你居然篡汉,枉为人子。
季汉——刘备:曹贼,无耻小儿。
汉——曹操:孤从未篡位,孤至死都是汉臣,但是你大耳贼居然篡国。
季汉——刘备:啊,对对对,你不过就是称魏王,加九锡,冕十旒、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季汉——刘备:对了,你儿子曹丕还追封你为太祖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