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改革教学方式,反而在那里说什么寒门难出贵子,死活不愿改革。
说实话,林景园对这种情况发自内心的鄙夷。
某些高校把学生训练的像是机械一样,高层窗户全部封死,明明应该春光灿烂的年纪,却只有死气沉沉。
明明该肆意青春,却只能坐在书桌前,低着头,写着字。
连抬头看看窗外都不行,会被扣分。
就这样,有的老师还会训斥班级太过沉闷,完全不想想这些是因为谁。
进了学校就像进了监狱,不,还不如进监狱,至少监狱还有放风时间。
而学校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用,放个假跟要了他半条命一样。
这是林景园一位大学同学跟自己讲的,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他来自一个中国名校,恒水,他们学校的一种病态风气是,除了学习之外的事,做的越快越好。
就比如吃饭,总共就给不到二十分钟时间,这还是算上去食堂和回宿舍的时间。
从他们学校出来的人,有许多都患上胃病。
怎么,你是要提前适应流水线工作吗?
这种学校,生生把教育玩成资本的游戏。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大批学校追随,老师还会对学生施行pua,不断地告诉他们只有死命的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话本身,在某些地方是适用的。
比如在深山中,张桂梅“逼着”女孩们去起早贪黑的学习,这点,谁都可以理解。
对于身处大山的她们来说,读书,真的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捷径。
某些“高校”同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反而让这句话变得越来越畸形。
它就像一个毒瘤,从一所高中蔓延到全国高中,如今甚至有向初中进发的态势。
他们省内,排名前十的初中,大都用的这种模式。
不,其实前百的学校有绝大多数是在模仿这种模式。
想要打破现状,首先的,先要打他们的脸。
让他们明白,施行素质教育的学校,成绩就是比他们这些施行恒水模式的要好。
而林景园,有这个自信去改变。
当然,这些事急不得,他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洒,来日方长!
迈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学生们的嬉戏打闹。
“好了好了,上课了。”
拿起粉笔,他在黑板上划下白色的痕迹。
······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从身旁流过。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
六月初旬,高三的学子即将踏上征程,去迎接一场考试。
一场重要的考试。
高考,很重要,却又没那么重要。
诚然,它是学子首次面临如此重大的抉择,也是他们首次走在如此明显的岔路口。
但林景园想说的是,分数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有多重要,它也只是一场考试。
“身为一位初中老师,也是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我能给的忠告不多。”
林景园站在镜头前。
“其实,有许多车轱辘话,正过来翻过去来回说,想来你们也听腻了,在此我就不再重复。”
“我衷心地祝愿,所有面临高考的学子都能一帆风顺,但这不现实,有人会考场失意,有人会发挥超常。”
“但我想说,无论是谁,你们的青春才刚刚拉开序幕。”
“借用教员的一段话,你们是早上八点钟的太阳,你们的生命,你们的热情,你们的青春,不是一张成绩单可以说了算的。”
林景园见过许多,因为高考失利就寻死觅活的人。
其中也包括他的高中同学。
他们质问老天,自己这十二年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最终竟取得如此结果。
林景园想说的是,重要的,永远不是那一份成绩单,重要的,是你这十二年,由幼童一步步走向成年,重要的是那份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