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大帐内,一位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正在忧伤,只因他从仆人的口中得知英月生已死的消息。
这些年他一直苦思冥想着英月生,时常让仆人帮他打听有关英月生的事,但这次仆人的回信却让他失去了念想。
至于起因要从十年前说起,当时蒙古王为母庆寿,想体现特色,就想起了远在中原的英自豪,当时的英家风头正盛,乐器生意也是闻名内外,被各路达官显贵所熟知。
为了结交天下好友,父亲英自豪便答应了蒙古王的邀请,但考虑长途跋涉自己可能会体力不支,他觉得让英月生前去蒙古为太后献奏更为合适。
那时英月生正是青年时期,对着未来与明天充满着向往,也很想独自一人出去见见世面,闯荡一番,而这也是父亲所想,两人一拍即合。
记得贺寿当日,部落权贵以及宗亲大臣纷纷道贺,场面是何等的气派宏伟。
晚膳之后,大汗登台说道:今日是母后的大寿,感谢各位宗亲部落前来为母后祝寿,并且奉上的贺礼,我代表母后接受你们最诚挚的祝福,接下来我们为各位准备了很多好听好看的节目,供大家愉悦,今天凡是表演节目贺寿者通通有赏。
在大家的一片期待与欢呼中节目开始了,起初是戏法表演,走钢丝,翻更头,接着就是勇士格斗,随后就轮到自己了,英月生调整好情绪上场了,偌大的舞台中间,英月生盘坐在琴案前,一人一琴。
起初大家以为是独奏,待英月生的曲子缓缓荡起之后,没想到一段旋律引出了一个跳舞的美女,只见他们跟着英月生的旋律循序渐进的从后台走出,顿时让大家耳目一新。
英月生的旋律蒙古姑娘的舞蹈可谓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看的底下是目瞪口呆,一时就被这一悦耳的旋律和美妙的画面给带进去了。
这种心旷神怡,惟妙惟肖的感觉令他们可是头次体验。
这一切只因英月生的乐感太强烈了,任何场景风格的舞蹈,他都能创作出协调美妙的曲子。
当这个节目落下帷幕后,大伙是纷纷鼓掌叫绝,他们没有想到中原的乐曲文化竟会如此诱人身心。
大汗也对在场的贵族首领介绍道:“这位就是南宋名震江湖的音律奇人英乐生,本汗特地将他从中原请来为母后弹曲祝寿!“
首领一听,惊讶地说道:“听闻能欣赏英乐生弹奏一曲,此生足矣,刚才有幸闻听,看来果真如此啊。“
英乐生自谦道:“首领过奖了,今日能受邀前来为太后弹奏,小民倍感荣幸才是。
大汉见英月生小小年纪如此懂得人情世故,很是欣赏,见大伙似乎意犹未尽,于是提议道:既然各大首领如此喜欢英月生的琴曲,还请英兄弟在独奏一曲如何。
大汉发话英月生也不敢推脱,点头即是,瞬间他再次盘坐,开始弹奏了。
一位女子此时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英乐生,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演奏。
被他那悠远婉转的琴声深深吸引住了,一首贺寿曲可谓情节丰富,音律嘹亮,演奏出的风格更是欢天喜地,美妙动人。表演完毕之后,宗亲大臣和蒙古王后纷纷鼓掌叫绝。
只听大汗又说道:“久闻中原英家被称为音律世家,今日一见,本汗可真是一睹风采,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英月生依然礼拜道“多谢大汗,在下无须任何赏赐。“
大汉疑惑道:“莫非英乐师是怕本汗给不起。“
英月生平和道:“大汗言重了,蒙古国财雄势大,在下一届庶民,又怎会怕大汗给不起呢?只是在下从不贪图什么,请大汗收回赏赐吧。“
此时大汗才意识到眼前小兄弟是一位高才,不禁感叹道“英乐师视钱财如粪土,本汗深感佩服,既然如此,那本汗就收回赏赐。不过英乐师一定要在此多留几日,也总算是本汗一番心意,还望英乐师,不要拒绝。“
英乐生也想多多体验一下蒙古国的风土人情,也就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