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华国国内,在除夕夜创造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新纪录,在三次摇一摇抢红包活动当中,总共摇一摇人次竟然超过了10亿人次。
但是由于其是收费软件,所以反而可以更加专注于用户体验,因为功能少,所以软件小,运行速度快,而且更为方便。
这样一来,用户都是微信的用户,但是却又可以兼顾用户的体验。
一推出,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因为这款软件很小,而且运行速度很快,当然功能也很单一,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通信。
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直接向手机用户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
烧钱烧了不少,但是结果却并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这也让微信团队有些泄气。
和微信相比,what"s app功能不如微信丰富,它有的功能微信都有,可是微信有的功能,很多它都没有,但是在用户量上,它却比微信更多。
微信的特点是大而全,可以出现之后的定位就是一个巨无霸平台。
不过在国外,却是推出了推广员的模式,就是用户可以通过邀请好友注册微信,获得报酬。
可是在国外,因为有其他选择,而且同样的是大而全的巨无霸平台,所以微信就显得不是那么有优势。
在华国的智能手机应用商店当中,微信一直排在首位。
它拥有类似what"s app的功能的子软件,同时也拥有其他的line的产品采用的是矩阵式的集群战术,既不同于what"s app的单一简洁,又与微信庞大混杂的平台式风格迥异。line迅速发展的同时,周边衍生产品也快速蔓延,但并没有像微信那样掺杂在一个平台,而是独立运行的产品。
但是对于微信的全球化战略叶秋却是并不是那么乐观,因为微信走的是免费软件路线,这也就意味着,微信会是一款社交软件,会通过其他方面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讨厌微信的臃肿的用户,完全可以选择只下载what"s app这样的软件。
国内媒体和网友也都纷纷分析,为什么在国内无往不利的微信,在全球化战略推广的时候却并没有能够横扫,反而还落入下风。
和华国的火热相比,国际版的微信,却显得有些不温不火的。
而关键在于,在活动过后,微信用户的沉淀比例非常大,几乎只要注册了微信的用户,都成为了微信的活跃用户。
整个微信团队可谓是扬眉吐气,连此前对在飞信下面再推出一款阉割版的飞信表示不解的高层们,此刻也是服气了。
国内微信大火,叶秋的几个亿的红包砸下去,也影响到了国外,在抢红包活动上线以来,国际版微信的下载量也开始有了一个迅速的增长期。
与此同时,国际版的wechat也默默地在应用程序商店登陆,同时也在其他的手机品牌的应用程序商店上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推广方式也没有什么新鲜的招数,依然是复制了国内的类似的抢红包的推广模式。
将一些功能独立出来,做成子软件,比如what"s app那样的子软件。
不过,叶秋知道,微信的推广在国内可以一蹴而就,但是在国外,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这也就导致了,微信什么功能都有,但是往往很多功能用户用不到,或者说,无论你用不用的到,微信都提供了。
也意味着未来的微信随着功能的丰富,将会变得越来越臃肿,所以肯定会影响到一些用户体验。
当然也和微信国际版还没有开始宣传有关。
第一款微信子软件,专注于通信社交的app messenger,很快地就在应用程序商店上架。
不错微信功能的确强大,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到,都希望用到这些功能,那么为什么不在大而全的微信下面,推出一系列的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