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告定制电影本就是一个大噱头,再加上叶秋有钱任性地把票房收益全部回馈给观影者,这一举动本身就很讨喜。
这下好了,观众抢着去看广告。
“得了,看来网上的网友说的没错,你小子,就是个妖孽,我也是脑子发懵才会上杆子往你挖好的坑里跳,得了,拿来吧。”冯刚说完伸手道。
在广告界,《爱情呼叫转移》又一次成为了一个经典营销案例,甚至据说有不少设有广告营销专业的高校,都将《爱情呼叫转移》的这一次成功的,经典的营销,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能把广告做的这么清新脱俗的,别说华国了,就算是全世界也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也是华国电影业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之一,因为,利润低,风险大,所以,自然而然地,电影产业的发展驻足不前。
《爱情呼叫转移》票房破亿,就算是叶秋也没想到。
这个票房,如果放在其他任何时候,都绝对算是高票房了,可是此刻却只能让冯导欲哭无泪。
而观众方面,也满足了,叶秋说到做到,几千万的票房收益,说回馈影迷就回馈影迷,而且根本不打折扣。
《爱情呼叫转移》同样的成了电影业界研究的对象,都在研究,这部影片的植入广告到底为什么会获得那样的成功,换了别人为什么就不行?
有《爱情呼叫转移》的珠玉在前,还真有不少广告厂商愿意为之掏钱。
《爱情呼叫转移》的别样成功,让整个电影行业都为之震动。
可是结果,一上映,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当然也有人说《爱情呼叫转移》只是特例中的特例,毕竟,植入广告,别的电影根本不可能像《爱情呼叫转移》这样,做到全方位的植入。
这《爱情呼叫转移》才下档,冯刚就找上门来了。
分析《爱情呼叫转移》这个案例成功的因素,而冯导又一次成了这个成功案例的背景板。
当然,《爱情呼叫转移》的成功,也的确给电影圈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电影植入广告任重而道远啊。
有几部即将上映的电影,为此还特意的重新进行了剪辑和补拍,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植入广告了。
谁不眼红《爱情呼叫转移》?
于是网络上网友们纷纷安慰起冯导来:“冯导不哭,站起来撸。”
冯刚其实早在叶秋搞出什么寻广告,赢大奖的活动的时候,就知道这一次自己输定了。
其次,那些广告厂商,也满意了,这次植入广告,许多厂商都称是掏钱掏的最心甘情愿的一次。
在好莱坞,电影票房的利润在一部电影的利润当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低,可是在华国,因为盗版的原因,所以,电影票房却是电影的最大的盈利点,然而华国的电影票房的分成,又是最低的。
《爱情呼叫转移》的植入广告,那效果,绝对是物超所值。
叶秋的广告之王的称号几乎已经是一致公认的。
怎么说呢,同样的事情,别人做不好,偏偏叶秋能做的这么溜,而且还能让观众心甘情愿地买单,这就是能耐了。
冯导直接回了句:“我能说粗话吗?”
同样是做广告植入,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拿什么东西?”叶秋一脸懵逼。
《爱情呼叫转移》绝对称不上是什么大制作,甚至可以说只能算是中小成本的电影,可是偏偏这样一部电影,却创造了票房奇迹,虽然谁都知道,以其说这是电影的成功,倒不如说这是营销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