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有些娇羞地点点头:“是的,我找到了。
但这几年来始终无法真正证道。”
原本是一件好事儿,但长期停留在知晓法门却没有实质成果难免让人感到尴尬。
然而,老聃等人心中只想着女娲还有途径可以寻找答案,而他们自己目前一筹莫展。
天道的影响就像日夜不停鸣响的闹钟,困扰他们的内心。
看到有些起色,几人迫不及待询问起来,女娲便把她的经历详细述说了一遍:“就是这么回事儿,我尝试了很多次,依然无法找到创出生命的办法,也未能从推演中找到解决途径。”
听完女娲的故事,他们默然无语。
随后,老子缓缓开口:“或许这件事情连老师都会有些见地。”
在这不周山上,未来将成圣的一群人聚集于此,但他们还未迈入圣境,在这件事情上甚至有些无奈。
因为女娲迟迟无法成就,而其他人则毫无头绪,所以老聃提出了寻求鸿钧指点的提议。
一听此言,大家立即赞同,并立即动身往紫霄宫而去。
在紫霄宫中,坐在云床上的鸿钧神色与面对众生时的平静截然不同,此刻他眉头紧锁,面色忧虑,似乎心事重重,略显犹豫,“奇怪了,我已经讲过三遍道法,为何这么久以来天道的融合却一点都没有进展?就算三位清虚未悉全貌成为我的门下,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数载来天道的融合停滞不前,鸿钧暗觉此事或许与通天有关,毕竟思虑再三,并未遗漏关键线索。
当他正在策划如何说服通天共同迎接这场大难时,殿外忽然响起一个声音:
“ 索求师尊接见!”
来到者非别人,正是老子等一行。
此时五人均立门外,神色恭敬。
听到几人的声音,鸿钧微微一怔。
“他们怎么会一起来?还是同时来的。”
他对这情景感到有些困惑,但最终还是敞开紫霄宫,让诸人进入。
五人各自走到属于的位置,一同向鸿钧深深行礼。
鸿钧并未睁眼,仅用缓声道:
“你们前来所为何事?”
他的语气此刻平静无比,像机器般冷静,毫无情绪波动。
这其实是他逐步融入天道的一种表征。
伴随着融合加深,他对万物的感情将愈发淡漠。
比起老子以“无为”为核心的教义,他的冷漠程度更甚,更似那天道一般,淡然无视世事。
这样才能更平稳地实现融合。
几人听了鸿钧的回应,虽然感到少许惊奇,但并未过于意外。
毕竟在上回论道时,鸿钧已经透露过他要合道为天道的决心。
毕竟天道本身无私无欲,本该如此。
以大师兄的身份,老子先发言道:
“ 禀告师尊,吾等确有事求见。”
“师妹女娲已悟通成道之法,但苦于不知何故久久无法突破证道。”
“我等亦感知证道的契机已至,唯是找不到突破的道路,恳请师尊开导我们迷津。”
此时此刻,面子问题不是首要,还是应当直面此事。
在老子说完后,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
对于自己刚才的话会对鸿钧产生怎样的冲击,老子心中并没有明确把握。
原以为鸿钧仍旧淡定的面孔,在听了他的话后瞬间瞪大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地审视了众人。
“什么!你们竟然还未达到证道之境!”
“难怪我一直无法融合天道。”
此刻,鸿钧心里有个念头想说出口却又有些犹豫。
按正常天道轨道运行,这时圣人们本应相继出关,且人类文明也应初见端倪。
但眼下竟无人证道,更别提人族的踪影了。
“哎呀”,庆幸他们今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