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而言,刘信的亲兵无论是军备还是悍勇程度,都非寻常吴军将士可比,此时又是随同刘信出战,很快便展现出其战力卓绝的一面。这批士卒养精蓄锐已久,正是力气旺盛的时候,兀一出现在辕门外,就狠狠冲撞进百战军军阵中。刘信则一马当先,一柄大刀携雷霆之势,舞得虎虎生风,杀进百战军人群中,左右开弓,遇盾开盾、遇人杀人,一时无人能挡。
郭廷谓这一走,吴军营地群龙无首,士卒们只顾着逃命,争相跑到后营,却因为山道不便,通行艰难,众人你推我攘,不知多少人沿着山坡摔下去。那沿着山线跑步的,为了加快速度,丢盔弃甲,混乱不堪。
战场胜负走向,往往取决于瞬间。安重荣一跃而起,提着双捶就向刘信迎过去,呵退身前甲士,“闪开!让某来!”
刘信正杀得兴起,看见一员勇将龙骧虎步杀过来,又听了对方那一声大吼,果真是凶猛非凡,他心头一震:此乃何人,竟有如此威风?
刘信自打在辕门处将溃卒拦住后,就与溃卒一道杀出辕门,与赶到营前的百战军激战。吴军溃卒的士气本已跌落谷底,为刘信所感,绝境反击,杀气大盛。
一批又一批吴军士卒,丢了兵刃,跪倒在地,束手就擒。
遭此创伤,前阵百战军却并不慌乱,在队正、伍长的喝令下,因追杀略显松散的阵型,再度恢复到严整状态,不留半点缝隙,给吴军任何可乘之机。
孟平,孟平——公子,我来为你平定天下!
涂山下,百战军面对两倍于己的吴军,不仅稳住了军阵,左翼精骑更是将吴军马军杀散,这样的战况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涂山上的安重诲、赵弘殷所部,则在吴军山营前,与刘信本部惨烈厮杀。
“郭将军,营地难守,我等该当如何?”有士卒惶急的问。
然则阵脚虽稳住了,吴军的冲击之势却不曾消减,厮杀在此刻变得异常惨烈,吴军将士甚至不惜以伤换伤、以命换命,完全是打疯了的状态。
战不多时,刘信被安重荣一锤扫倒,他到底年事已高,多年来又少有征战,后劲不如安重荣。
安重荣与赵弘殷对视一眼,双目同时一凛。
刘信的亲兵见他应对安重荣愈发吃力,无不大急,都想杀过来相助,然则安重荣亦有亲兵,这下两相捉对厮杀,好不惨烈。双方谁都知道不能让对方靠近己方主将,否则一旦主将有甚么闪失,他们这些亲兵首先就要被军法问罪,故而分外敢战。
安重荣大吼一声,虎啸一般,重重向前踏步,铁锤当头又向刘信挥过去。刘信赶忙去挡,大刀被铁锤差些扫到一边,感受到对方的巨大力道,他心头暗暗叫苦。
刘信不愿被安重荣在气势上压倒,得空大喝:“竖子小辈,声名不显,也敢到某家面前来讨死?!”
“将军!”刘信的亲兵大惊,奋不顾身扑过来,以血肉之躯挡住安重荣,将吐血的刘信拖走。
然而郭廷谓心乱如麻,眼前局势糜烂至此,他也是回天乏力,根本不知有何措施能够力挽狂澜。他本没经历过太多战事,此时哪里知道该如何应对眼下形势?
在混乱的营地中,郭廷谓总算找到了刘信,兀一见到刘信的模样,郭廷谓咽喉就硬如磐石。刘信被人搀扶着,人事不省,嘴中血涌不停,胸甲凹陷了一大块,触目惊心。
安重荣见赵弘殷已经追杀出营,便不好也深追出去,他指挥将士点燃吴军军营,向涂山下的两军传递消息。
奋战中的吴军将士,本就作战艰难,这下听见百战军的呼喝,回头去看山营,只见彼处一片火光,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甚么,再也没有了继续战斗的欲望,相继溃退,旗帜丢了一地。
山下的百战军看到涂山上的烟火,无不精神大振,在队正、都头的喝令下,齐声大喊:“刘信已死,吴军败了!”
郭廷谓眼见刘信被安重荣杀得气力不支,就要败北,连忙冲过来,“将军,某来助你!”
郭廷谓看见大事不妙,虚晃一枪逼退赵弘殷,也连忙夺路而走,去营中寻找刘信。他心中记挂刘信伤势,走的时候没有留下甚么断后布置——有布置也难以起到作用,吴军见两员大将都败回营中,旋即大溃。
但郭廷谓更加知道,这等时候他必须有所指令,哪怕是错误的指令,也比甚么都不做要好。
因是之故,辕门之外,竟是叫吴军打出一波反攻,百战军的进攻势头叫吴军给扼制住。
战场之上,软的怕硬的,硬的怕彪悍的,彪悍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疯了的。眼下,吴军士卒明知没有退路,殊死反击,那些个骁勇之士,便将悍不畏死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山营后面只有一条山道,或许不能称之为道路,不过是连接一个又一个山包的山线,但却可以通向涂山东部,然后下山。